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5.3 生物圈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7小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 . 污水处理后排放 C . 保护鱼类,不捕捞不食用鱼类 D . 开发新能源,逐渐减少使用污染大的能源
3、“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
A . 说明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 B . 生物圈是目前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 . 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 D . 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
4、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 B . 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 C . 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 D . 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所以无需考虑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 . 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 . 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6、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省沿海海域频繁发生赤潮,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相反,在同样纬度的太平洋中心区域,藻类等浮游植物却十分稀少,被喻为太平洋中的“戈壁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光照强弱不同 B . 水温高低不同 C . 海水含盐量不同 D . 海水中氮、磷等的含量不同
7、地球上的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的      及其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      、岩石圈的            的一部分。它的范围上限可达      km的高空,下限可达      km的海沟底部,其中海平面上下      左右范围内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

二、能力提升(共4小题)

1、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 . 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D . 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2、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裸岭,不毛之地。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

请你分析: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3)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3、仔细阅读如图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在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人口、资源、能源、粮食、环境五大问题中,漫画“苦难的母亲”主要反映的是      问题和      问题;“大难临头”主要反映的是      问题和      问题。
(2)“大难临头”画面的具体内容是:人类对      资源的      行为,导致土地      问题。
(3)这两幅漫画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为此,在资源方面要      ,在人类自身生产方面要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南极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地球的最后一块净土。事实是否如我们所想象的呢?

小明看到一条消息:在2003年,科学家在南极长城站附近发现两个怪现象:大批鸟类居然不顾繁殖大事,弃卵而去;大量磷虾同时也在海滩死去。由此小明猜测:南极可能也有许多环境问题。为验证这一猜测,小明通过翻阅书刊、上网查阅等形式做了大量调查,调查如下:由于遭人类大量捕杀,南极地区的海豹和鲸的生存量大大减小。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排放,引发的全球温室效应使南极冰盖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强烈的紫外线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由于其他地区大量排放的酸性气体,被吹到南极而形成酸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企鹅的血液、蛋壳中,DDT等有机农药含量都超标,这是由于地球各处耕种区的DDT经淋湿作用冲到海洋去,一些微细海藻会吸收DDT,然后这些微细海藻被洋流带至南极,被当地虾捕食,而墨鱼捕食虾,企鹅捕食墨鱼,由于DDT有不被生物分解和排泄的特点,故最后被传至企鹅。

小明收集的证据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同时他也意识到: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保护南极、保护全球迫在眉睫。

(1)小明收集到关于南极环境的问题有____(填字母)。 (1)
A . 大量捕杀使鲸等动物数量大大减少 B . 南极大陆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 . 南极海域出现赤潮 D . 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融化 E . 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 F . 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DDT
(2)写出DDT富集到企鹅体内的一条食物链:      
(3)南极在科学家眼里,是个蕴涵着无价科学奥秘的圣地。而在勇敢的旅游者眼里,南极是个旅游胜地。但科学家强烈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主要原因是( ) (3)
A . 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B . 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 C . 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这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D . 南极生态系统的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
(4)为保护好南极,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5.3 生物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