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B . 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 .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 . 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 .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 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 .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4、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时该钟表的实际读数是(   )

A . 8:20 B . 3:40 C . 4:20 D . 3:20
5、如图是一个小丑在照镜子,他看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6、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 .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 .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 .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7、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 . 正立的虚像 B . 倒立的虚像 C . 正立的实像 D . 倒立的实像
8、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 . B . 30° C . 45° D . 60°
9、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集市。实际海上或沙漠中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 .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 B . 光在云层上反射 C . 光沿直线传播 D . 光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反射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潭清疑水浅 B .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C .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 . 海市蜃楼
1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光路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为甬城上空出现的“日晕”现象。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两次折射便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下列现象也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引起的是(   )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 B . 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C . 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 D . 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
13、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研究装置,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白色光屏是为了便于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 . 当光屏右半部分向后翻折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就不在同一平面内 C . 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 D . 研究的结论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14、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 . 平面镜发出的 B . 像 s′发出的 C . 平面镜反射的 D . 人的眼睛发出的
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A . 沿 ON 反向转动板 A B . 沿 ON 向后转动板 B C . 改变入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 D . 改变反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
16、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镜面反射看上去总比漫反射亮 B . 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 C . 形成漫反射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17、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手影游戏 C . 海市蜃楼 D . 小孔成像
1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竹的倒影 B . 水面“折”枝 C . 手影 D . 镜中花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21、疫情期间,我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凝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如图所示,武汉市长江二桥上亮起了“武汉加油”的灯光,江面上形成了灯光的倒影是因为(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      ;反射角      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中,在水或玻璃中传播方向      

3、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小鸟在湖中形成的“倒影”属于      (选填“实”或“虚”)像。

4、

  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在文艺晚会的《美丽的爱情传说》版块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在悠扬的琴声中,一把美轮美奂、光彩流转的折扇,缓缓打开(如图)。其中水下部分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湖边的观众看到演员水面下的脚似乎变短了,这是光的      引起的。整台晚会美轮美奂、诗情画意,惊艳了世界。

5、如图所示岸上的树木A点距离湖面1.5米,湖水深3米,湖中A点的倒影距离湖面      米,当湖中水面上涨后,此时树木倒影到湖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湖水上涨前树木倒影到湖面的距离。

6、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       =∠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7、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8、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      (填“虚”或“实”)像。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10、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而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其优点在于: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是平面镜反射所形成的光路,图中虚线是法线,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

 如图,一束光线从三棱镜的AB边射入,从BC边射出.请画出完整光路图.

3、

如图所示,已知光线在水面反射的光线OB,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4、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5、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仅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立在直尺上方,且底边与直尺相互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且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杯所成的像.

(2)点燃蜡烛A,小心的移动蜡烛B,当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面像与物体的大小       .这时,若把蜡烛B换成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2、

“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如果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4、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