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第2节 地球的自转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
A . 自转运动
B . 公转运动
C . 星空变化
D . 季节更替
2、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
A . 24小时
B . 7天
C . 30天
D . 365天
3、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5、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
A . 地球在运动,人们没有运动
B . 地球的运动速度太快,人们感觉不到
C . 人随地球一起运动,人们感觉不到
D . 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
6、古人设计出“日晷”做计时仪器,它利用的原理与下列哪种运动有关( )
A . 太阳的自转
B . 太阳的公转
C . 地球的自转
D . 地球的公转
7、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日出东山
B . 日落西山
C . 夜幕深沉
D . 烈日当空
8、假如地球自转的转速加快,我们“一天”的长度将( )
A . 变长
B . 变短
C . 不变
D . 不确定
9、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B . 地球的自转
C . 地球的公转
D .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
10、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天气变化
D . 地形差异
11、在同一个地方的晚上,连续数小时观察天空,会发现( )
A . 星空是静止不动的
B . 巨大的星空绕着一根轴自西向东旋转
C . 星星不断地从东方的地平线没入
D . 星星不断地从西方的地平线没入
1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下列现象与上述现象原因一致的是( )
A . 昼夜交替
B . 四季更替
C . 阴晴圆缺
D . 一年太阳高度角变化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日本
B.英国
C.巴西
D.美国
2、昼夜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近乎圆球的 ,它本身不 ,而太阳是一个发光体。当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时,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就被照亮,这半边地方就是 ;背着太阳的一半的地方见不到太阳光,就处在 。 就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3、
(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 。
(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 。
(3)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那么 。
(4)假如地球反方向自转,那么你将看到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 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 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 。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 (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 ,处于深夜的是 。正处于昏线的是 ,那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