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密度(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ρ与m成正比 B . ρ与m、V没有关系,是个恒定值 C . ρ与V成反比 D . 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
2、将一木板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下列关于两段木板的物理量的大小相同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重力 D . 密度
3、我们常说城市人口密度比乡村大,这里说的密度与物理学中的密度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口密度表示单位面积有多少人 B . 两种密度的单位是相同的 C . 物质的密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的疏密程度 D . 人口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kg 冰与1kg 水的密度相等 B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 为使自行车轻巧且牢固,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 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说铁的重力大于棉花的重力
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 .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C . 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 .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块铁块磨掉一个角,它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B .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所以可以用来制作保温隔热材料 C . 常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小 D . 最多能盛1kg水的瓶子,盛不下1kg的酒精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8、有甲、乙、丙三个实心铝球,其体积之比是1:2:3,下面说法正确的(   )
A . 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2:3,质量之比是1:2:3 B . 它们的密度之比为3:2:1,质量之比是3:2:1 C . 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1:1,质量之比是1:2:3 D . 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1:1,质量之比无法确定
9、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10cm3 B . 50cm3 C . 100cm3 D . 150cm3
10、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 . 体积变大 B . 重力变小 C . 质量变大 D . 密度变大
11、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小的物体,质量一定小 B . 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C . 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 D . 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
12、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
A . 称得质量最大的是纯金的 B . 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 . 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古代拉弓时要佩戴扳指,借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驼骨发展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经测量一扳指质量为19克,体积为15厘米3 , 则该扳指的质地可能是(  )几种物质的密度:(×103千克/米3)

物质

玉石

犀牛角

塑料

陶土

密度

2.5~2.8

1.2~1.5

0.8~1.2

1.5~2.0

A . 玉石 B . 犀牛角 C . 塑料 D . 陶土
14、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 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 . 一个苹果 B . 一名中学生 C . 一头牛 D . 一辆家用轿车
15、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6、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 , 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 , 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 , 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 B . C . D .
17、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形状
1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设计如下实验: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④②⑤ B . ①④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③⑤
19、“全碳气凝胶”是浙大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它是 (   )
A . 密度小的导体 B . 密度小的绝缘体 C . 密度大的导体 D . 密度大的绝缘体
20、航天员将地球上密度为5000kg/m³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若温度状态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个物体的密度将(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21、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 . 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 . 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 . 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22、根据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密 度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其单位读作      ,体积为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千克,水的体积为      3
2、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物理学中把物质      的质量叫做密度.一瓶水凝固成冰,冰的质量      水的质量,冰的体积      水的体积(后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4、我们说“铜比铝重”是指铜的      比铝的大,铝的密度是 2.7×103kg/m3 ,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冬天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ρ =0.9×103kg/m3
5、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为0.9×103      .一块质量为1.8kg的冰的体积为       m3 , 若它完全熔化成水,其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       kg的水银;最多能装       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6、电影影片中所展现的楼房倒塌的场面中,砸在人们身上的“混凝土块”是由密度很      的材料制成的道具;工厂中为了减轻机器工作时的震动,它的底座常用密度      的材料。
7、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      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加热时,球内气体的质量      ,体积      ,密度      
8、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      kg/m3
9、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在科学中,       的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字母      来表示。
10、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             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科学实验课上完成了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挑战下空气密度的测量,经小组合作,实验如下:

【设计实验方案】

⑴用气筒将皮球打足气,用天平称出此时皮球的质量为81.8g。

⑵将如图甲所示的量杯装满水后,倒扣在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皮球内的空气引入量杯内。

⑶如图乙所示,当量杯内空气达到量杯的最大测量值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暂停放气。再将量杯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反复共收集了10次。

⑷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出放气后皮球的质量。

【获取事实与证据】请你根据实验步骤,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      ,用于记录对应数据。(表格中填写必要记录内容,不用抄录数据;不一定要填满。)

【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测空气的密度是      

【评价与交流】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 而测得的结果与此有一定的差距,请你帮助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小可喜欢吃烤番薯,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她对新鲜番薯的密度很感兴趣。心动不如行动,她带领组里的同学一起开展了探究活动。她们经过讨论后,分成两个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研究,获得数据见表一、表二:

表一

次数 品种 成熟度 质量/g 体积/cm3 密度/(kg/m3)
1 红薯 成熟 22.0 20  
2 白薯 成熟. 21.8 20  
3 紫薯 成熟 21.4 20  
表二
次数 品种 成熟度 质量/g 体积/cm3 密度/(kg/m3)
4 红薯 成熟 100 91  
5 白薯 成熟. 100 92  
6 紫薯 成熟 100 93  
(1)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她们的活动基于的假设是:番薯的密度可能与      有关。
(2)根据表二的数据,她们不用计算就发现了红薯的密度是最大的,请你说出她们判断的依据?      
(3)请根据表一中数据计算:

①红薯的密度为多少?

②若要装下1吨的紫薯,至少需要多大的容器?(结果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一位小数)

2、教室长9米、宽6米、高3.5米,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 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3、小明同学购置了一辆折叠自行车用于上下学骑行。通过产品说明,他获取到这 辆折叠自行车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于是他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解答:

(已知ρ=2.7×103kg/m3、ρ=7.8×103kg/m3

产品型号

XXYRA00

车架材质

车架质量

10.8kg

整车质量

12.8kg

(1)这辆折叠自行车车架所用铝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2)如果该车车架用同体积的铁材制成,则车的质量会增加多少千克?
4、如图所示为一瓶纯净水,其净含量为550毫升.在液态时瓶底是凹进的,放入冰箱待水结冰后瓶底就凸了出来.(已知ρ=0.9×103kg/m3

(1)计算这瓶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2)这瓶水结冰后的体积变为多少厘米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请解释为什么玻璃瓶装的饮品不宜放入冰箱冷冻室?
5、2022年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亚运场馆正在有序的施工建设.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3.96千克的某空心砖,规格如图所示,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3/5。求:

(1)该砖块材料的实心部分体积.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密度(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