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铅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熔点/℃ | 328 | -38.8 | -117 | -95 |
沸点/℃ | 1 740 | 357 | 78 | 111 |
物质 | 铅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熔点/℃ | 328 | -38.8 | -117 | -95 |
沸点/℃ | 1740 | 357 | 78 | 111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 现象(汽化/液化);根据你的观察,在室内无风时,冰棍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 (甲/乙)。
登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露水常使山道变得湿滑,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形成的,因此登山时应选择一双鞋底比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登山鞋,以防止滑倒.登山时为避免后仰,上身应稍向前倾,同时背囊中较重的物品最好放在图示中的 (选填“A”或“B”)位置处.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冰的质量(克) |
100 |
100 |
200 |
200 |
冰熔化为水的最终温度(℃) |
0 |
4 |
0 |
X |
加热时间(分钟) |
5 |
7.5 |
10 |
20 |
请推测表格中的X的数据为 ℃。(注:绝热是指体系与环境不存在热量交换)
三、解答题(共5小题)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混合液的凝固点(℃) | -17 | -28 | -37 | -49 | -48 | -46 | -28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141 |
物质 | 密度/(kg/m3) | 比热/[J/(kg·℃)] | 沸点/℃(1P0) |
水 | 1.0×103 | 4.2×103 | 100 |
酒精 | 0.8×103 | 2.4×103 | 78 |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
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cm3 , 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 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 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图a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加热.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 (选填“继续”或“停止”)
如图1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浓度(%)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凝固点(℃) | -2 | -4 | -6 | -8 | -15 | -18 | -17 | -1.8 |
其中浓度为15%的盐水凝固点如图所示,则浓度为15%的盐水凝固点为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同点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