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下科学综合说理题加练1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综合说理题(共27小题)

1、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实验,观察得到的数据如表:


水温t/℃

声音强度/dB

  现象

    21

    37.5

  无气泡

    40

    38.0

  无气泡

    60

    40.5

    有小气泡产生

    70

    43.4

    少量气泡上升

    80

    46.8

    上升气泡增多

    85

    52.9

    大量气泡上升

    90

    54.4

    水面有气泡形成

    95

    55.2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100

    52.8

   沸腾

通过表中的数据,说明“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原因。
2、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通过光的学习,我们发现许多眼见为虚的例子.试举三个不同类型例子说明眼见为虚,并解释原因.
3、小明家新买了一个100瓦的电热毯,他想用伏安法测量电热毯的电阻值,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伏,Rx为电热毯的电阻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但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不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不发生变化,检查电路的连接均无误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若不更换实验器材,电路应怎样连接,才能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有效地改变电热毯两端的电压值?

图片_x0020_5

4、夏季是溺水多发季节,在野外游泳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清澈的溪流看上去较浅,实际上却较深;岸边潮湿,容易长有青苔,人在上面行走更容易摔倒;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万一溺水,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请你解释上述内容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5、小明在做如下图所示的电学实验过程中,不慎把电路中的L2的玻璃泡打碎了,此时他惊奇的发现:这个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另一个灯L1反而更亮了。你认为L2变暗、L1反而更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加以解释。

 

6、如图是某家用燃气热水器结构原理图:当有电流流过电子点火器时,点火探针自动点火;活塞可以左右移动;衔铁向右移动时,阀门打开,反之则关闭。淋浴时,打开淋浴阀,喷头水流达到一定速度时,一会儿就有热水流出;洗完后,关闭淋浴阀,热水器熄火。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热水形成的过程。

7、如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属杠杆的中央且可以随杠杆左右转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此时杠杆平衡。再将铁球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忽略小球和溶液体积变化)。说出一段时间后灯泡亮度的变化(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并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8、某科学兴趣小组发现,在晴朗的正午,坐在 A 位置时,看不清靠窗黑板上的粉笔字,为了探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查阅资料发现:“在明亮环境中,当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少时, 会使得人的视觉感觉较暗。”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建立了以下模型图。请结合下图, 解释为什么阳光从窗户射到黑板上时,在 A 位置看不清靠窗黑板上的粉笔字。

9、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10、如图是大卡车和小轿车,它们都是交通工具,但有很多不同之处:①大卡车的动力装置采用大动力柴油机,而小轿车采用的是轻便的小动力汽油机;②大卡车的车轮要比小轿车多且大;③大卡车的前挡风玻璃安装角度较直,而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安装角度则是稍倾斜。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上述不同之处的原因。

1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发生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一玻璃一羊毛一丝绸一铝一木一硬橡胶一硫磺一.丝....顺序表排在前面的物质束缚电子能力比较弱。请你判断兔毛和木棒摩擦后木棒带电的情况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12、小思发现家里用久的白炽灯泡发光时比新买时亮度暗一些。小思把灯泡擦干净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还是较暗,而此时家中的电路电压并无异常。请你用所学科学知识从2方面分析原因。
13、同学在参观学校微格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和观测室的中间有一块玻璃,玻璃旁贴有一张使用说明,如图甲所示。经老师介绍,单向透视膜层与普通镜子相似,对光线有较好的反射效果。同学按照要求调整微格教室的照明,发现在教室,玻璃像一块镜子,他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像,却无法看到观测室的物体,而在观测室,他能清楚看到教室内的物体。请你结合所学光学知识,解释同学所观察到的现象。

14、某建筑工地需要架设临时供电线路,实现照明和电加热功能(加热器功率较大),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供电处电压U不变,从供电处到工地用长导线连接。先闭合开关S1 , 照明灯工作;再闭合开关S2 , 使照明灯和电热器一起工作。闭合S2后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并请用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15、育英学校的小明同学在参观学校微格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和观测室的中间有一块玻璃,如图甲所示。玻璃旁贴有一张使用说明,如图乙所示。经老师介绍,单向透视膜层与普通镜子相似,对光线有较好的反射效果。小明同学按照要求调整微格教室的照明,发现在教室,玻璃像一块镜子,他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像,却无法看到观测室的物体,而在观测室,他能清楚看到教室内的物体。请你结合所学光学知识,解释小明同学所观察到的现象。

16、白天,小汽车内的乘客很容易透过车窗玻璃看到车外的行人,但外面的行人很难通过车窗玻璃看清楚车内的乘客,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1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水流速度为v0时探头刚好处于图示位置静止,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探头会发生上下浮动,电压表的示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试判断电压表示数随水流变化的具体情况并解释原因。

18、五一假期,小赞同学一家驾车到瑞安周边景点游玩。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了小轿车中运用了许多的光学知识。

发现1: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而不是竖直安装(如图甲所示)。

发现2:小轿车两侧的观后镜都是凸面镜(如图乙),它们的可视范围比车内的观后镜(平面镜)要大。

发现3:小轿车的远光灯是凹面形,安装在车前方较低的位置,灯丝位于焦点,夜间开灯时,发现照射的距离特别远(如图丙所示)。

请你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和原理,解释小赞同学的这三个发现。

19、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请你说说小芳头发丝竖起的原因。

20、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科学现象。如图甲,一个透明的薄壁水槽底部有一个印花P,现在往水槽中缓缓注水,人在A处观察印花(如图甲)。开始时,能够看到印花(如图乙),但当水位升高到一定高度后,发现印花“消失”了,即人在A处看不见印花了(如图丙),查阅资料:当光从水斜射向空气时,光路会在空气和水的交界面处发生偏折,如图丁,当不断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其对应的反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如下表:

入射角α/°

10

20

30

40

45

48

50

60

反射角β/°

10

20

30

40

45

48

50

60

折射角θ/°

13

27

42

59

71

82

注:表中“一”表示此时无折射角,即折射光线消失。

请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解释:当水槽中水位较低时能观察到印花,而水位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印花“消失”的原因

21、如图是大货车,它是生活中重要的运输工具。大货车安装的车轮大且数量多;大货车的前挡风玻璃是竖直安装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解释上述安装的理由。(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22、小月同学平常眼睛近视,却一直没配戴眼镜,致使近视得越加厉害。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在同学的陪同下到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她走出眼镜店,戴上眼镜刚下台阶,猛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同学问她:“你怎么越戴眼镜越看不清路了?”她说:“你不知道,我一戴眼镜猛然发现地面似乎变高了!”请你帮她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23、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灯泡L正常发光,电压表 规格完全相同,但表盘上所显示的示数却不同,原因可能是什么(至少答三种)?

24、相对于“钻木取火”的不易成功,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新式野外求生点火方法:准备一节干电池,一张带有铝箔纸的口香糖纸,最好修剪成下图的形状(中间窄两端宽),将铝箔的那一面两端掐住电池的正负极,很快铝箔纸开始从中间最细处着火,并延伸到其他部位。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25、在极寒地区的冬夜,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偶尔会出现绚烂的“寒夜光柱”现象,人们可以看到大气中出现一根根竖直向上拉长的光柱,如图甲所示;但在上述地区干燥的冬夜或者夏季,往往难以看到该现象。图乙为“寒夜光柱”的形成示意图,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寒夜光柱”现象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

 

26、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经常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图中是某老师利用细塑料丝、干燥餐巾纸和 PVC 塑料管做的“静电章鱼”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①在桌面铺一张白纸,将塑料丝放在纸上,用餐巾纸压上,从根部向前摩擦几次。

②用餐巾纸裹住塑料管反复摩擦十几次。

③将摩擦过的塑料丝拿着根部向上抛起,塑料管去靠近塑料丝,塑料丝像“章鱼张开爪”一样散开并漂浮起来。

塑料丝为什么会像“章鱼张开爪”一样散开并漂浮在空中呢?请你解释这个现象(忽略空气的作用力)。

27、如图所示,站在泡沫塑料板上的女士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壳时,头发丝会一根根上扬,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请解释她的头发上扬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八下科学综合说理题加练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