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科学中考模拟卷2 (适用绍兴、台州)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早春二月,我们会常吃大蒜以预防流感。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 )
A .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 . 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 . 嗅觉细胞接受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D . 不同的人嗅觉灵敏程度差异很大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时( )

A .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 .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 . 电压表 V的示数变大 D . 电压表 V与电流表A2之比变小
3、“稻—鸭—萍”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B . 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 . 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 . 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4、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天竺葵枝条;

②去掉其中一根天竺葵枝条的叶片,然后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

③将A、C装置放置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情况;

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A . 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 .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 . 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素影响 D . 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5、如图所示是人体某结构血流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结构。请根据图示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若②表示肾小球,则③内流尿素含量较多的静脉血 B . 若②表示肾小管,则③葡萄糖含量会降低 C . 若②表示小肠,则饭后③内营养物质含量会增加 D . 若②表示肺,则①是肺动脉,流鲜红色的动脉血
6、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形成尿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肾小体由③和④组成 B . 血液经过②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 . 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 . ⑤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⑤内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7、在高台跳水比赛中,常看到运动员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项动作后跃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过一段距离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边。下列图象中能粗略反映运动员从跳起到跃入水中再游向池边这段时间内所受水的浮力大小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8、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根据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点的地形为峭壁 B . 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50米 C . D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 D . 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BC
9、实验室新购一批硝酸铵,应将它放放入的药品柜是(    )

药品柜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氯酸钾、高锰酸钾

汽油、酒精

A . B . C . D .
10、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7:23 D .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后,某同学在笔记本上绘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体系图,你认为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 子房、柱头、胚 B . 子房、胚珠、果皮 C . 子房、花柱、果皮 D . 胚珠、子房、胚
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

A . 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 B . 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 . 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 D . 丁图:用吸管喝饮料
1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猫的白毛与蓝眼 B . 狐的长尾与狗的短尾 C .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 . 玫瑰的红花与牡丹的黄花
14、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产生这种作用的细胞是( )
A . 红细胞 B . 淋巴细胞 C . 抗原 D . 血小板
15、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B . 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会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 C . 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核武器 D . 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或重核裂变制成的核武器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如图,A、B、C、D四种生物都属于      生物,其中属于动物的是      (填字母)。

2、  2021年2月13日晚23时07分,日本福岛近海发生里氏7.3级地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它位于      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2)全球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            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正是各大板块的交界处。
3、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4、小科路过一座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相同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 7.00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为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科应在裂缝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如图所示是一把开瓶盖的新型起子,要打开瓶盖,用力方向应为      (选填 “F”或“F"),从起子的使用情况看,这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6、贝贝用绳拴住水桶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7、使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时,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图1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2)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      。(选填“甲”、“乙”、“丙”或“丁”)
8、如图1,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反射光;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      (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9、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      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明把细漆包线分别绕在两根铁钉上做成A、B电磁铁,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为了保护电路,在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2)为了研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小明把A、B串联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相等。闭合开关,把滑片P移到如图位置,小明看到电磁铁A吸引的大头针比B多,说明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      (选填“强”或“弱”)。
(3)向左移动滑片P,可以看到电磁铁A、B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比原来       (选填“多”或“少”)。
2、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1)小科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      (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使它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选填序号)。
3、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 Ω 1 A”。依次将阻值为5 Ω、10 Ω、2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 Ω的电阻,改接10 Ω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 (3)
A . B . C . D .
(4)要完成本次实验,电源最多只能将      节干电池串联。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水的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b) 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潜入10909米海底,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下潜到上万米的海底难度非常大,其主要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自行车内胎、打气筒、温度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等装置研究自行车内胎气体的内能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为:开始打气→打气结束后静置片刻→突然拔掉气门芯放气→放气后静置片刻,整个过程中,车胎内气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原因

2、现有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

13.3

20.9

31.6

45.8

45.8

85.5

110

138

(1)20℃时,能否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请计算后说明。
(2)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风吹日晒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这种从溶液中得到体的方法叫      (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有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一杯,它们的温度、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则由表可知这两杯溶液的温度的最小范围是      
3、学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在课堂上做了稀硫酸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演示实验,小东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溶质成分的鉴定,如图甲,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废液A中,生成蓝色沉淀C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B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1)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选填序号). (1)
A . 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废液A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在B中加入Ba(NO3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经过滤得到69.9克白色沉淀E,通过计算说明,图乙中的H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4、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      g。
(2)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      mL。
(3)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过程)
(4)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 , 则此响铃石为      的 (选填“实心”或“空心”)。
5、如图甲是学校重大活动时常用的伸缩隔离柱。均质底座呈圆盘形,底座直径30cm,质量为4.5kg,厚度不计;正中立柱杆AB长75cm,其顶端A为伸缩头固定位置,伸缩头中有可收缩的布带,内部有弹性装置固定,松手后布带会自动收回伸缩头中,收缩布带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其结构可简化为如图乙。

(1)将图甲中的收缩布带向右拉出时,可将隔离柱整体伸 缩头看成是一根杠杆。请在图乙上画出杠杆的支点O、隔离柱受到的拉力F和拉力的力臂L;
(2)在使用“标配底座”时,布带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少?
(3)为使布带承受更大的拉力,可对伸缩隔离柱进行怎样的改进: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6、2020年12月27日 第五届仙居马拉松赛事拉开帷幕。凛冽的寒风,天空还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选手们对于马拉松的热情。8000名选手在仙居市民体育公园冲出起跑线,释放着他们的激情和活力。

(1)根据描述可知当时仙居市民广场受      (选填“低压”或“高压”)控制。
(2)选手听到枪声起跑,这属于      反射,完成该反射神经中枢位于      
(3)许多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后,气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甲中的      状态。图乙中能表示选手体温变化的曲线是       
7、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3)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 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边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浙教版科学中考模拟卷2 (适用绍兴、台州)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