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二十九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是( )
A . 高架屋
B . 四合院
C . 竹楼
D . 蒙古包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 )
A . 平整土地、修护坡墙
B . 建梯田、修挡土坝
C . 引进良种、合理的载畜量
D . 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相结合
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 . 黄土塬
B . 黄土梁
C . 黄土峁
D . 黄土川
4、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是( )
A . 以轻工业为主
B . 以重工业为主
C . 以综合性工业为主
D .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5、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有( )
A .
“水乡”
B .
“窑洞”
C .
马车
D .
龙舟赛




6、全国划分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最大的是( )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7、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气温
B . 降水
C . 河流
D . 地势
8、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是( )
A . 东疏西密
B . 东密西疏
C . 南密北疏
D . 南疏北密
9、我国农业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 . 西稻东麦,南牧北耕
B . 西麦东稻,南耕北牧
C . 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D . 西耕东牧,南麦北稻
10、关于北方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
B . 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有结冰期
C . 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
D .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高粱、大豆等
11、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2、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 )
A . 洪涝
B . 风沙
C . 春寒
D . 春旱
13、我国北方各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 . 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 . 一月平均气温都在零度以下
C . 都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D . 植被类型都是常绿阔叶林
14、关于“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贫瘠
B . 黑土地多种大豆和棉花
C . 黑土地必须灌溉,黄土地不需灌溉
D . 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15、过去的“北大荒”,如今变成的“北大仓”分布于( )
A . 黄土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东北平原
16、目前,东北三省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A . 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 . 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 .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 .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17、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耕地面积广大
B . 热量充足,复耕指数高
C . 土壤肥沃
D .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18、每年3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大事.据此判断北京的城市职能的是( )
A . 全国的政治中心
B . 全国的文化中心
C . 全国的商业中心
D . 国际交往中心
19、北京市区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
A . “井”字形
B . “凸”字形
C . 棋盘状
D . 环形加放射状
20、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A . 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 . 大力发展高层房地产、金融、运输等产业
C .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 大规模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
21、下列不属于小明在北京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是( )
A .
B .
C .
D .




2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 . 水成说
B . 火山灰堆积
C . 风成说
D . 冰川作用
23、
读图,完成(1)﹣(2)题.
(1)图片反映的农村景观位于( )
(1)
(1)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下列属于该地区的农作物是( )
(2)
(2)
A . 油菜、水稻
B . 甜菜、小麦
C . 棉花、大豆
D . 谷子、玉米
24、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 . 年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
C . 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 . 风吹草低见牛羊
25、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到寒潮的影响.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纬度位置
C . 海陆位置
D . 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26、长江三角洲地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目前还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 . 杭州西湖
B . 苏州园林
C . 上海外滩
D . 南京明孝陵
27、形成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 )
A . 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
B . 两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C . 两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 . 两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2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
A . 苏州
B . 杭州
C . 南京
D . 上海
29、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里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B . 这里经济发达,产业门类齐全
C . 这里海陆交通发达,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 . 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科技力量雄厚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1)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 ,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2)在①②③三地中,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是 ,有丰富森林资源的是 .
(3)确定B和C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山脉、平原的分布特点是 .
(2)我国夏季多吹东南风,这样的地形分布与南面向海的特点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是 .
(3)大兴安岭以西的我国地理区域中,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
(4)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 等特点,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 .
(2)图2反映了该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人文原因是 .
(3)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 (3)
A . 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B . 提高粮食产量
C . 大力发展交通
D . 大力发展旅游业.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地形区:A ,B ;海洋:C .
(2)依据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在这样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被人们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