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科学中考一轮复习-机械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A . 只有小明的方案可行 B . 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 . 两个方案都可行 D . 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2、和谐号与复兴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动车组,是现在很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和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复兴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复兴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 若复兴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 若复兴号静止,则和谐号一定向西行驶 D .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和谐号行驶得较慢
3、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 三个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水平桌面时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 . va>vb>vc B . vb>vc>va C . va>vc>vb D . va=vb=vc
4、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 . 房子的窗户 B . 路边的灯杆 C . 行驶的卡车 D . 轿车的司机
5、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 . 1.5亿千米 B . 150亿千米 C . 15×108m D . 1.5×1011km
6、小明坐在一列火车上,向左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在向前运动,向右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没动,对下列可能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后运动

②右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和自己乘坐的车并列停靠

③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前运动

④右侧恰好有一列火车正在向前运动

A . 只有①②有可能 B . 只有①③④有可能 C . 只有①②③有可能 D . ①②③④都有可能
7、2016年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它环保便利,深受大众喜爱。为体验这一新鲜事物,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共享单车匀速前进,则( )
A .   小张先到达B地 B . 小王先到达B地 C . 小李先到达B地 D . 三人同时到达B地
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 在后5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9、在学校“运用科学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 1.65米 B . 1.76米 C . 1.85米 D . 1.95米
10、空军五项是军运会的特色项目。在去年举行的空军五项(飞行)比赛中,中国八一空军五项队队员廖伟华夺得冠军。如图,是廖伟华驾驶飞机正在起飞的场景,如果说廖伟华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坐在飞机后座的裁判员 B . 地面上的记录员 C . 路旁的树木 D . 地面上的摄影机
11、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12、某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测量结果”汇总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B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

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

偏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3、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4cm、2.14cm、2.25cm。则测量结果应取(   )
A . 2.16cm B . 2.13cm C . 2.133cm D . 2.1625cm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已知甲的速度为1米/秒,则甲的s﹣t图线为图中的      图线(选填“A”或“B”),10秒钟甲通过的路程为      米;若8秒时甲乙相遇,则乙的s﹣t图线在图中的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

2、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是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3、嘉兴交通道路的不断完善,给交通出行带来更大便捷。但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违法超速。

(1)某车沿三环北路自东向西行驶,若司机以自己作参照物,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是向       运动。
(2)该车过东方路时实时监控拍到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15秒,过苏嘉路时实时监控拍到10点22分35秒,从地图上查得两测速点间的距离是3.1km。该车      。(选填“超速”或“没有超速”)
4、人们佩戴智能运动手环,用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图a中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该佩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b所示,则慢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5、             
(1)某同学测一本书的厚度,五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12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5厘米、2.23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        。 (1)
A . 2.1厘米 B . 2.13厘米 C . 2.135厘米 D . 2.14厘米
(2)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 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6、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      的,海底是       的,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        的。(均填“运动”或“静止”)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平时在使用车载导航时,导航仪报出的车速和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车速往往不一样。这是由于车载导航和汽车本身对于车速的计算方式不一样所致。汽车本身是通过一定时间轮胎转过的圈数来计算车速的,而车载导航是根据两次接受到卫星信号的时间差和汽车经过的直线距离来计算车速的。实际上这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车速都存在误差。

(1)从温岭石夫人出发驾车至城南后岭花开,导航显示信息如图。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根据国家规定,汽车仪表盘指示车速和实际车速之间应满足:指示车速>实际车速,且满足指示车速<1.1×实际车速+4km/h。若汽车的指示车速为48km/h,则汽车的实际车速不小于      km/h;
(3)若汽车实际行驶的路线不是直线,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速度要      车载导航计算的速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2、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全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小科坐在回慈溪的小汽车上,他看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示意图,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已知监测点A、B相距25km,一辆小汽车通过监测点A、B的时间如图乙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在标志牌到慈溪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汽车在测速路段是否超速?
3、小明坐在一辆全长为 200m 的火车上,看到对面一辆火车驶来,从小明看到对面火车的车头到车尾共用了 3s,已知这段时间内两车的速度都是 25m/s,问:
(1)对面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2)两列火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开共用了多少时间?
4、  2020年10月1日,桐乡市“两河一湖”景观绿道全县贯通,河道两岸总长约20千米,市民可以沿北港河、康泾塘两岸,直接漫步至凤凰湖.夜晚的河边,有人赏景有人跑步,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国庆假期,小嘉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河边步行,他好奇想要测量出自己步距的大小,而步距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通过步距测的一段路程的长短,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上的一把“尺子”.
(1)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
(2)小嘉有5把刻度尺:①零刻线一端已磨损的尺;②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尺;③最小分度不是毫米的尺;④比被测长度短的尺;⑤刻度不均匀的尺.这些尺子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刻度尺是      .
(3)小嘉测出自己的步距是0.65m,他在北港河边一共走了5000步,则小嘉走了多少路程?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1583年的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他被悬灯摆动的节奏所吸引,决定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后来,他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⑴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⑵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A、为了验证猜想,除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小科还需要器材:      

B、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小球质量m/g

线的长度L/cm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30

120

2.2

2

40

120

2.2

3

50

120

2.2

4

50

90

1.9

5

50

60

1.5

①为了研究时间(t)和质量(m)的关系,可对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论:      

②通过对序号3,4,5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③实验中发现,小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为小科设计一个好的测量方法:      

④小科发现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为此他作出以下猜想      

2、小科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每隔1秒测出木块通过的路程,记录数据如下。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状态      (填“改变或不改变”),木块自O点开始计时,5s内通过的路程为      
(2)若要使5秒内木块通过的路程更大些,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应改正为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如图是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为      cm,并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       cm。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初中科学中考一轮复习-机械运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