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 . 蔗糖溶解   B . 水的电解实验 C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D . A烧杯中溶液变红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电子
3、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B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 . 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 . 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4、“超临界水”(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小空心圆”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各图是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空心圆”和“实心圆”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6、“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可以再分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B . 分子是静止的 C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D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8、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    )
A . B . C . D .
9、1999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 的新领域,他发明的激光光谱技术,使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 .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形成 D .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10、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   )
A . 小倩 B . 小丹 C . 小鑫 D . 小娜
11、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电子
12、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 原子个数 B . 原子种类 C . 分子种类 D . 元素种类
1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 大小不同 B . 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C . 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D . 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1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

A . 5∶1∶2 B . 1∶2∶2 C . 1∶1∶1 D . 2∶3∶1
1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分子是由       结合而成的,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       原子和一个       原子构成的。

2、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如氧气由       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3、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O3)的性质不同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

D.单质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      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

4、如图所示是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1)改变水的      ,可以使水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相互转变;

(2)在这三种状态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      发生了变化,构成水这种物质的分子      (填“会”或“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5、看图回答: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或乙炔分子与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6、

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有关,分子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慢。在如图容器中(器壁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面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连续不断地通入氢气(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时,导管乙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7、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1)
A .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 . 分子变小了 C .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Ⅰ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8、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2)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9、如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是      
(3)表示化合物的是      
10、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如石墨由      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11、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1)
A . 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 B .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2)
A . 原子种类 B . 原子个数 C . 分子种类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

(1)比较A、B、D可知:      
(2)比较C、E可知:      
(3)比较B、D可知: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变蓝色(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分子是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