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摩擦力(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 . 伽利略 B . 牛顿 C . 阿基米德 D . 亚里斯多德
2、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 .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 B . 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从手上滑下 C . 马会容易拉车 D . 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
3、

一小球正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球受力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甲和乙
4、下列事件中,不是利用摩擦完成的是( )
A . 走路 B . 用粉笔写字 C . 绳子打结 D . 炒菜
5、近年,一种被称之为“死飞”的自行车出现在城市街头,这种“前卫”的自行车与一般自行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车体很轻、独特的无刹车与后轮固定设计,使其车速可达60km/h。下列是某同学对“死飞”自行车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所用车架为高碳钢,属于金属材料   B . 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防腐蚀 C . 其高密度树脂脚踏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增大摩擦 D . “死飞”因车速远大于普通自行车,使其惯性太大而存在安全隐患
6、修自行车胎的师傅通常先将内胎充满气,放进水里面,轻轻挤压内胎并转动,哪里有气泡就漏气。然后在扎破的地方用锉刀挫一挫,再把要补上的橡胶补丁表面也挫一挫,最后把两个表面用胶水粘合。对这一行为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这种查找漏气位置的方法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转化法 B . 用锉刀的作用是使橡胶和内胎表面更光滑 C . 轮胎容易被尖锐的物体扎破,因为越尖锐物体对轮胎的压力越大 D . 使用锉刀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 B . 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8、小明同学用实验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她已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得出研究结果,她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 . 将小车从高于 H   的地方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B . 改变小车的质量,从 H 高处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C . 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取代毛巾再进行几次实验 D . 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再进行几次实验
9、小明同学在复习时,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

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可以用手取砝码,用手移动游码;

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

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

④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

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10、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件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 . 车胎 B . 车把 C . 车轴 D . 脚踏板面
11、小科在游玩意大利比萨斜塔时买了一个斜塔模型,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对模型塔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及方向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 . 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 . 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 . 模型塔受到沿塔身向上的摩擦力
12、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 . 写字时手拿不住笔 C . 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 . 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13、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 )
A . 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 .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 . 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D . 增大了压力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某同学用5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拉一个重为15牛的物体时,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阻力是       牛。

2、

如左下图所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吉祥物冬冬在进行冰壶比赛,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      ,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3、用手握住重5N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

4、

如图所示,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但没有推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小车将处于       状态.

5、工人师傅用 200N 的水平向右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前进。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老人站在路中间,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 24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水平向前运动时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摩擦力的方向      

6、想在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时,应选择体重      (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      (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7、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一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在手指上转动,时长可达4~6分钟。这种陀螺内部装有滚珠轴承,这是为了      ,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      ,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8、魔术师表演了魔术— “神奇的戒指”(如图),魔术的奥秘是:双手拉长穿过戒指的橡皮筋,低处的手中留下一段橡皮筋;保持双手位置不变,低处的手慢慢地放出这段橡皮筋, 橡皮筋在收缩过程中,戒指就从低处慢慢上升,给观众留下了戒指会自动上升的假象。该魔术表演中: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戒指在橡皮筋上静止不会下滑是因为受到了      力的作用。

9、小事情也会酿成大事故。近日,一女孩因手指划破使用创可贴,并在创可贴外用细线扎紧以防脱落,最终造成手指末端坏死而截去。
(1)在创可贴外用细线扎紧,因受力面积减小导致手指受到的      增大,使组织细胞长时间供血不足,导致缺乏用于呼吸作用的      ,造成手指末端坏死。
(2)生活中,当手指不慎被金属环箍住时,可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将金属环取下,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10、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是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自行车上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自行车的轮胎和脚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2)自行车的车把手上的车刹可以看成一个       (填机械名称)。
11、在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是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

_x0000_i1034

(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2)对上问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英国科学家      _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      定律。
12、如图为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它可以套在登山者的鞋上,由于冰雪很滑,穿上冰爪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冰爪做得非常锋利,是通过      的方式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冰爪能很容易地插入冰雪中。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

重50N的物体紧靠在墙面上,并在100N的压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1)通过计算求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当作用的压力增大为200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

2、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作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为探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20

8.0

8.0


(1)每次实验都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2、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成员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见表格).根据       知识,可以知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实验次数

测力计示数/N

2.4

3.1

3.5

(2)分析图中       (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

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科对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

(1)小科通过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的研究,绘制了如图1所示图象.请比较图橡中A处力的大小:FA      fA(填“>”、“<”或“=”);

(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改进,火柴的擦燃就是一例,如图2所示,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a)替换成图(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摩擦力(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