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声学(中等难度2)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最近巴西工程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曲谱中的数字反映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 )
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 |
蝙蝠 | 1 000~120 000 Hz |
海豚 | 150~150 000 Hz |
猫 | 60~65 000 Hz |
大象 | 1~20 000 Hz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过程 | 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 ,再做几次实验 |
方法 | 几次实验中,要使钢尺振动的 相同,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延伸 | 小雨同学发现: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如图所示,说明超声波在生活、医疗和工业等领域各有什么应用,它们分别是利用了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如图所示是摩托车发动机引擎后端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生产中采用其它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单位m/s
空气(0℃) |
331 |
冰 |
3230 |
空气(15℃) |
340 |
铜棒 |
3750 |
煤油(25℃) |
1324 |
铝棒 |
5000 |
水(常温) |
1500 |
铁棒 |
5200 |
在长为7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问: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⑴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⑵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⑶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被反射。
编号 |
材料 |
长度 |
粗细 |
松紧 |
甲 |
钢丝 |
10cm |
0.2mm2 |
紧 |
乙 |
钢丝 |
10cm |
0.1mm2 |
紧 |
丙 |
钢丝 |
5cm |
0.1mm2 |
紧 |
丁 |
钢丝 |
5cm |
0.1mm2 |
松 |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 ,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完成后,小明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73 | 84 | 84 | 82 | 81 | 80 | 80 |
双层 | 20 | 23 | 24 | 24 | 24 | 25 | 22 | 22 | 21 | 25 | 23 |
序号 |
介质 |
温度(℃) |
速度(m/s) |
A |
空气 |
0 |
331 |
B |
空气 |
15 |
340 |
C |
空气 |
20 |
344 |
D |
水 |
0 |
1450 |
E |
铁 |
0 |
4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