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专题04:元素符号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二、填空题(共9小题)
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有 个质子,所以它们属于同种 ,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氢的 。
高山(S)水,功高(Ca)世,
十全十 ,拾 不昧,
雪中送 ,叶落 根,
石心肠,火树 花。
①镁 ②铝 ③锂 ④氧 ⑤钙
⑥氩 ⑦氟 ⑧碳 ⑨氯 ⑩磷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的 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和核外电子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