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15每题2分,16-40每题1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39小题)

1、酗酒危害人体健康。实验人员以水蚤作为实验材料,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必须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是(         )


A . 水蚤的大小 B . 酒精的浓度 C . 水蚤的心率 D . 环境温度
2、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 . 流动的岩浆 B . 迷人的溶洞    C . 移动的沙漠沙丘 D . 美丽的水库大坝
3、你喜欢《科学》吗?我们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
A . 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 . 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 . 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 . 观察和实验
4、用天平称出某瓶子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 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 .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 无法判断
5、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跋涉,主要以海豹、鱼类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B . 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C . 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D . 在北极熊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他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6、2020 年 6 月,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用野生高寒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水稻杂交培育出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   物种的多样性 B .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 . 遗传的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皮肤 C . 血液 D . 精子
8、乌饭麻糍是一种宁海美食,它是用植物乌饭树叶捣烂后挤压出汁液,加糯米粉拌匀揉和蒸煮而成。这种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液泡
9、常见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钢铁生锈 B . 滴水成冰 C . 牛奶变酸 D . 镁带燃烧
10、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正常人的心率为80次/秒 B . 中学生体重约5kg C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D .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m
11、在用金属框拉肥皂泡活动中,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状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拉肥皂泡,并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状。就“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状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12、小科关于红富士苹果和嘎拉苹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是不同的物种 B . 是不同的品种 C . 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D . 具有共同的祖先
1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测体温,体外读数 B . 测木块质量 C . 测木块长度 D . 测液体温度
14、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出现了“超级月亮”天文现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   )
A . B . C . D .
15、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图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观察时发现物像模糊,应用擦镜纸将反光镜擦拭干净 B . 观察时选用16×目镜、10×物镜,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26倍 C . 观察时视野过暗,则应换用平面镜或选用小光圈 D . 视野中发现目标细胞在左下角,则实际上目标细胞在右上角
16、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家鸽与白鲸交叉部分4表示(   )

A . 用鳃呼吸 B . 卵生 C . 体温恒定 D . 体内有脊柱
17、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说明地球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现象能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由陆地变海洋的是(   )
A .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 在太行山上发现了海螺化石 C .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 .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18、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体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高墙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19、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 . B . C . D .
20、2004年8月,在宁波象山韭山列岛发现了近20只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现存数量不超过50只,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有“神话之鸟”的美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卵生动物 B . 它是体外受精 C . 它是体内发育 D . 它是变温动物
21、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 B . 银河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 .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2、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3、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 .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C . 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D .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有遗传物质
24、下列分类依据与实例不完全相符合的一组是(   )
A . 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玉米、小麦、水稻 B . 种子是裸露的植物:水杉、铁树、银杏 C . 体内具有脊柱的动物:鲫鱼、东北虎、麻雀 D .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酵母菌、大肠杆菌、艾滋病病毒
25、细胞壁在显微镜下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下列生物细胞中不具备细胞壁的是(   )
A . 植物细胞 B . 真菌细胞 C . 动物细胞 D . 细菌细胞
26、在经纬网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在B的东北方 B . B点经纬度是40°S,120°E C . A、B都在西半球 D . A、B都在南半球
27、如图是大潮、小潮出现的原理图,下列有关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下弦月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8、某同学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图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

A .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29、用托盘天平测量某一物体的质量过程中,下列做法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 . 使用生锈的砝码 B . 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 . 使用磨损的砝码 D .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就开始测量物体的质量
30、2016年4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浙江省海洋禁渔休渔管理工作手册》,旨在促进渔业的科学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 .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的洁净,禁止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海洋 B . 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禁渔休渔 C . 为了提高禁渔休渔效果,禁止菜场、饭店在禁渔休渔期出售保护的鱼种 D . 为了保护海洋动物,全面禁止捕捞所有海鲜
3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B .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引起了四季更替 C . 地球的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D . 地球的公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
3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4cm、2.14cm、2.25cm。则测量结果应取(   )
A . 2.16cm B . 2.13cm C . 2.133cm D . 2.1625cm
33、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有关太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B . 太阳耀斑的强弱对地球上人类的生活几乎无影响 C . 太阳黑子是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黑子数目很多说明此时太阳活动不活跃 D . 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表面,叫色球层
34、在初中科学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 . 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D . 错误和误差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
3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从视野甲调整到乙,如图所示,则装片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视野的变化分别是(   )

A . 向上、变亮 B . 向下、变亮 C . 向上、变暗 D . 向下、变暗
36、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树上熟透了的苹果会往下落,是因为地球的吸引作用 B . 蝙蝠在黑暗中飞行不会碰上障碍物,是因为它的视力极佳 C . 大雁在远程迁徙时不会迷失方向,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定位系统” D . 企鹅能生活在气温极低的南极,是因为它的毛皮厚、皮下脂肪厚等特点
37、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
A . 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8.8℃ B . 甲的读数是37.2℃,乙的读数是38.8℃ C . 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6.6℃ D . 以上读数都不对
38、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 . 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 . 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C . 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 . 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39、小科同学用量程为100克,最小砝码为5克,分度值为0.2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52.6克,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   )
A . 52.6克 B . 51.4克 C . 47.4克 D . 55.2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共7小题)

1、如图一所示,小科对一个长方体木块进行了长度测量,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物体的长度      cm。如图二所示,小科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2、小科对常见的四种脊椎动物P、Q、R、S编制了一张检索表。

(1)将检索表中的1b后面应该填      
(2)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      。(选填“P”、“Q”、“R”或“S”)
3、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请观察虾的形态结构图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河虾的体色是      
(2)身体分为            两部分。
4、生物实验课上,我们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临时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在显微镜视野中要看到物像最小,则应选择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是      (填序号)。
(2)在显微镜下看到了“p”,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
(3)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滴加的液体是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5、嗨,大家好,我是太空番茄“绿钻石”。可别小瞧我,在种子时期我就和伙伴们去过太空了!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我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我长得特别快,果实香甜浓郁,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很特别吧!
(1)太空番茄“绿钻石”的遗传物质存在细胞结构的      中,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细胞结构的      中。
(2)剥开果皮,可以看到很多种子,大伙儿猜猜我会不会开花?      (填“会”或“不会”)。
(3)下列植物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是       。 (3)
A . 青菜 B . 海带 C . 马尾松 D . 胎生狗脊
6、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17日返回地球着陆内蒙古,请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上A、B、C、D四个位置时地球正处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填空:

(1)当日地球位置接近      (填序号)。
(2)当天宁波市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3)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填字母)。
7、如图小科用托盘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请回答:

(1)图中托盘天平的分度值为      g。
(2)以下几个是实验步骤:

①估计物体的质量②将被测物体放入左盘中,然后在右盘中加减砝码,调整游码,使横梁平衡③调节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④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⑤将游码置于零刻度线上⑥读出砝码和游码的数值,并作记录请写出合理顺序的序号      

(3)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      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共3小题)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实验后将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1)
A . 显微镜 B . 放大镜 C . 望远镜 D . 天文望远镜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3)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2、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⑴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至海拔10m处。

⑵实验对照:生长于原海拔处的野菊幼芽。

⑶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      

⑷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的野菊株高      (选填序号,下同)

①与生长在10m处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②与生长在10m处的野菊株高有显著差异。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的野菊株高      

①与原海拔处野菊的株高无显著差异;②与原海拔处野菊的株高有显著差异。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移栽的野菊株高      

①比10m处野菊株高高,比原海拔处野菊株高矮;②比10m处野菊株高矮,比原海拔处野菊株高高。

⑸该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3、小科所在实验小组发现一杯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的更快,针对热水冷却快

 慢的一些现象,他们做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⑴根据以上情景他们做出的猜想是:A.热水冷却的快慢与      有关;

⑵根据生活经验和仔细观察他们还做出了猜想: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C.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

⑶【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小组选用3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

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序号

杯子材枓

水的质量

有无电风扇吹风

室内温度/℃

冷却时间/s

1

玻璃

相等

30

920

2

玻璃

相等

30

612

3

玻璃

相等

15

665

4

塑料

相等

15

780

5

相等

15

508

⑷【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实验1和2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填字母)。

⑸用实验      (填序号)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B。

⑹根据实验数据,针对猜想A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⑺请你再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的快慢还与      有关。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 52题第(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共2小题)

1、学习温度计之后,小科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他在家中找出如下材料,一个玻璃药瓶,一支吸管,红色颜料。

(1)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      
(2)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      
(3)问题解决之后,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为B点(B点在A点之上),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4)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若水温为60℃ ,则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      厘米。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近期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

(1)核酸是病毒的      物质,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是机体被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
(2)本次疫情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御入侵,其中IgM抗体和IgG抗体在机体内的含量变化如图。由图分析可知,病毒初次进入机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刺激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      抗体进行早期防御,该抗体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其后出现的是      抗体,这种抗体可在体内持续较长时间。临床上的血清学检测便是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这两种抗体的存在及含量,血清学检测阳性是机体被病毒感染的间接证据。
(3)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出抗体,而通过核酸检测,能判断处于早期的感染者,但核酸检测受样本取材的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将二者联合检测,综合判读,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保“不错”。如下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阳性表示含有,阴性表示不含)。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病情况

IgM抗体

IgG抗体

1

+

+

感染早期

2

+

3

+

+

+

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

+

5

+

+

恢复期患者

据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      ,第4组患者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未感染过病毒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