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3.1 物质的转化(二)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11小题)

1、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 ①—Mg B . ②—MgCl 2 C . ③—H2SO4 D . ④—Mg (OH )2
2、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 Fe2O3 Fe(OH)3 B . CuO CuSO4 CuCl2 C . S SO2 H2SO4 D . CO2 Na2CO3 NaOH
3、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A . 硫酸厂排放的废气 B . 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C . 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 D . 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
4、汽车尾气含有的下列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氮 D . 碳氢化合物
5、下列非金属氧化物中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二氧化硅 D . 三氧化硫
6、下列金属氧化物中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是( )
A . Fe2O3 B . CuO C . MnO2 D . Na2O
7、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Ba(OH)2→NaOH B . HCl→NaCl C . Fe2O3→Fe(OH)3 D . MgCO3→MgCl2
8、下列氧化物放入水中,溶液的pH>7的是( )
A . 氧化钙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氧化铜
9、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基本类型的反应能直接生成H2O,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 H2 B . H2CO3 C . KOH D . CH4
10、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①X+酸→盐+水  ②X+水→碱

A . CaO B . Fe2O3 C . CO2 D . NaOH
11、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①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Cl2→Ba(NO3)2

⑤CuO→Cu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

二、能力提升(共6小题)

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③ D . ①②③
2、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选项

X

Y

Z

A

CO2

Na2CO3

CaCO3

B

CuO

Cu(NO3)2

Cu(OH)2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A . A B . B C . C D . D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甲、 乙、丙、丁依次是( )

A . C、CO、CO2、H2CO3 B . CO、CO2、C、H2CO3 C . CaO、Ca(OH)2、CaCl2、CaCO3 D . CaCO3、Ca(OH)2、CaCl2、CaO
4、小科同学在学习了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碱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发现如下规律:金属+O2→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H2O→碱。请你根据这一规律,写一个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碱的化学方程式: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能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选填“是”或“不是”)。

5、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其中B是式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E的化学式为A:      ;E:      
(2)请你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F→C      

D→B+C      

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么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甲同学:是木炭;

乙同学:是氧化铜;

丙同学:      

【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CuO、Fe2O3、MgO等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他们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      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      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拓展创新(共3小题)

1、海水经过晾晒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理由是      
(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2、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3)若G是黄色溶液,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CO2 , 也含有一定量的SO2 , 还可能含有CO。小明同学进行环境调查时发现: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周围的树木已经枯萎,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也可能含CO。他将收集的废气样品用如图所示装置恰当组合后进行检验,已知其中的药品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你认为发电厂周围树木枯萎的原因可能是      
(3)为确定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是否含CO,请根据拟定的气体流向,确定并填写组合装置中各导管口(用字母表示)的连接顺序:废气→                                    →尾气处理.
(4)实验结果证明该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CO。则实验过程中与此相关的实验现象有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上述现象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5)请说明你对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3.1 物质的转化(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