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2节力的存在(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 , 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 , 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
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挂重物的重均为10N,如果滑轮的摩擦不计,当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时,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共8小题)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首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读数时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取数据时,视线直通过指针并跟刻度面垂直;
B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零点.需调节使其在零点;
C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测力 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和外壳摩擦;
D .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看指针是否回到零点,不回零点时应检查原因或换一个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
E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观察它的分度值,被测量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有些斜拉桥使用斜拉悬索来固定大桥,这就要求悬索要有很大的抗断拉力。小明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很想知道上面的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他们便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为探究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小丽和小红合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们用F表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用F′表示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通过实验她们得到下表中数据.
四、解答题(共4小题)
科学研究表明:金属杆受到拉力会伸长,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现有一金属杆L,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实际使用时要求金属杆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0.4cm.由于直接对这一金属杆测试有困难,故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时样品所受的拉力始终为1200N,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对样品进行测试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这样设计有何优点?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