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 第6节透镜和视觉(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2、下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 . 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 . 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 . 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 视网膜、视网膜 B .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 . 视网膜、大脑皮层 D . 大脑皮层、视网膜
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5、小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并将它丢进垃圾桶,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它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 它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 . 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 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C . 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7、停课不停学,但长时间线上学习容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因此学校建议学生做眼保健操、适时远眺、对眼睛适度冷敷等。对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护眼建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产生视疲劳的原因是角膜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B . 做眼保健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眼部疲劳 C . 远眺时睫状肌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 D . 冷敷可以使眼睛及周围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8、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 .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 .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 .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9、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人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 . 近视眼,镜片Ⅰ B . 近视眼,镜片Ⅱ C . 远视眼,镜片I D . 远视眼,镜片Ⅱ
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 . 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 .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 . 只有一个虚像 D . 只有一个实像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

A . 小于9厘米 B . 大于9厘米 C . 等于9厘米 D . 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1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13、过马路看见红灯停下脚步时,正常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 瞳孔 B . 晶状体 C . 视网膜 D . 玻璃体
14、形成假性近视的原因是( )
A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 .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 . 晶状体的弹性小 D . 用眼过度或光线不足,造成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15、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 . 使调节瞳孔的神经休息 B . 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 . 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 . 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中间厚、边缘薄,这类透镜叫做      透镜。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f)。中间薄、边缘厚,这类透镜叫做      透镜。而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3、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      和玻璃体,最后到达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像。

4、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爷爷戴的老花镜是      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其折射光的能力      (填“强”或“弱”)一些。

5、

“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      镜,所成的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6、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易导致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患这种眼病的人需要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7、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图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      镜,请写出成像原理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2、

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透镜焦点F.

3、

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4、

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5、

完成下列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小明学习了《透镜及其应用》后,了解了透镜的一些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2)通过凸透镜能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如图甲所示,此时凸透镜与邮票间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有一个烛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 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 cm刻度处时,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把蜡烛移到35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 第6节透镜和视觉(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