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四章 第6节 保护土壤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以下几种土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 有草的坡地  B . 裸露的坡地  C . 栽满果树的林地 D . 长满野草的荒地
2、下列各项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是( )


A . 戴防尘口罩 B . 过度放牧 C . 大挖中药 D . 植树造林
3、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B . 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C . 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D . 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不会转移到其它生物中
4、在草原地区滥挖发菜、冬虫夏草和甘草等药用植物或珍稀食用植物的行为会对土壤造成危害是( )
A . 化学污染 B . 生物污染 C . 盐渍化 D . 水土流失
5、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可能造成广泛的土壤污染的是( )
A . 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作肥料 B . 大量使用塑料地膜面未能回收 C . 综合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的用量 D . 合理施用化肥
6、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目的是(    )
A . 人们更需要产品 B . 人们更需要木材 C . 人们更需要粮食 D .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7、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 . 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 . 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 . 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 . 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8、下列物质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 化学肥料和农药 B . 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 C .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D . 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9、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 D . 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
10、“白色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 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 塑料餐盒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土壤是      生长繁衍的自然基地,是地球上      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繁衍的场所,也是我们人类赖以      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绿色生态基础。地球上的土壤资源是      的。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林地资源非常      

2、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            。土壤污染主要有      污染、      污染和      污染等。过度开发是指人们对土壤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            等。

3、当土壤中含       过多,超过土壤的      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             和功能方式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      ,间接被人体      ,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4、“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
5、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
A . 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 . 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 . 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D . 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如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垃圾中转站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      

6、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7、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      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      污染。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

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B坡维持原样(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生活时,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作用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的意义。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的大小和多少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气孔密度/(个/厘米2)

每个气孔面积/微米2

甲植物

13.5

370

2.72

乙植物

33.5

250

4.16

丙植物

57.5

180

5.56

(1)该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      ,与每个气孔面积的关系是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植物为主要绿化树种。大气中SO2的主要危害是产生      现象,即pH小于      的酸性降水。除SO2外,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还有       (写出一种)。
(3)对SO2污染物的处理,可用NaOH溶液吸收(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2005年,我国排放SO2总量约达2549万吨。若全部用NaOH处理,则需NaOH固体多少吨?
2、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

步骤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长、宽、厚均为5厘米的土块,分别记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

步骤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3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V1、V2和V3。请回答:

(1)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2)甲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为      
(3)若发现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四章 第6节 保护土壤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