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四章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构成土壤的非生命物质的状态有(   )
A . 固态 B . 液态 C . 气态 D . 固态、液态、气态
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发现溪流中的石块都没有棱角,你认为下列解释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 这些石块形成时就没有棱角 B . 这些石块是人为处理后投入溪流中的 C . 是长期水流冲刷的结果 D . 上述三项都有可能
3、将一定量灼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将滤液放人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状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
A . 有机物 B . 无机盐 C . 砂粒 D . 腐殖质
4、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天问一号”于今年择机实施,将对火星进行全面综合性探测。火星表面岩石受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火星土壤,由红色细粒和角砾碎屑组成,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把火星土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一定不需要提供的是(    )
A . 空气 B . C . 矿物质 D . 腐殖质
5、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其中为植物提供丰富营养的组成是( )
A . B . 空气 C . 腐殖质 D . 矿物质、腐殖质
6、2019年1月4日,“玉兔二号”登录月球背面。科学家设想: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需要经过(  )

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④⑥①③⑤ C . ①③⑤②④⑥ D . ③⑤⑥④②①
7、 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 . 有机物含量 B . 空气体积分数 C . 土壤生物数量 D . 无机盐含量
8、如图所示,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下白色固体物质。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 . 水分 B . 有机质 C . 腐殖质 D . 无机盐
9、土壤孕育了大地上的万物。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 B .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C .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 D . 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10、在“测定土壤空气体积分数”时,某同学取一块干燥的正方体土壤和一块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土壤和铁块的体积要相等 B . 两只烧杯规格要相同 C . 加入烧杯中水的体积要相同 D . 土壤和铁块都要刚好浸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 ,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      。②③有什么不同?      。②④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      ;②③比较说明了      ;②④比较说明了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2、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      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      成为越来越小的碎块,最后形成了含有腐殖质、                  的土壤。其中腐殖质主要来源是生物的            
3、               
(1)土壤中存在无机盐的证据是      
(2)土壤中的      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土壤中的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      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是      
4、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      
5、土壤是经过漫长的            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一般每形成一厘米的表土,需100一400年时间,所以要保护土地,珍惜土地。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人类的命根子,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水土流失的两个危害: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至少两个建议:      ;          (合理均可)。

(5)保护土地资源不光是在保护农牧业,也是在保护很多动物的家园。在土壤里还生活着很多动物,如            

2、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生物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了下列调查表格:

观察时间

2016年6月1日

观察地点

××森林公园

环境特点

土壤温度24.1 ℃,比较疏松和湿润,光照强度一般,植物生长良好

土壤生物

蚯蚓:38条;蜗牛:21只;鼠妇:25只;小鼠:2只;蜘蛛:26只;马陆:5条;蜈蚣:2条;蝼蛄:8只

样品简要分析

蚯蚓、蜗牛、鼠妇等喜欢生活在较温暖、湿润、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同时它们的活动又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疏松程度(合理均可)

(1)根据上述调查表格,说明被调查土壤中的优势物种是      
(1)
A . 蚯蚓 B . 小鼠 C . 蜈蚣 D . 蝼蛄
(2)对表中的记录分析可知:适宜蚯蚓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3、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家中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猜想: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如果在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
2、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个合理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四章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