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1、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
B . 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 .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长大
D . 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限制
2、能够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 . 淀粉酶
B . 脂肪酶
C . 蛋白酶
D . 麦芽糖酶
3、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 蓝藻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C .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 . 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4、最大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分别是( )
A . 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B . 生态系统、个体
C . 个体、病毒
D . 生物圈、细胞
5、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形态最大的是( )
A . 目镜5×,物镜10×
B . 目镜10×,物镜10×
C . 目镜5×,物镜40×
D . 目镜10×,物镜40×
6、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 .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C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D .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7、如表是对某饮料中所含成分进行检测的结果,从本实验结果中能得出该饮料最可能是( )
试剂 | 斐林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苏丹Ⅲ试剂 | 澄清石灰水 |
检测结果 | 砖红色 | 紫色 | 无色 | 无混浊出现 |
A . 纯净水
B . 蒸馏水
C . 甜豆奶
D . 碳酸饮料
8、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多肽的组成元素是C,H,O,N
B . 氨基酸的不同种类是由②④⑥⑧决定的
C . ③⑤⑦是肽键
D . 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9、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B . 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
C .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D .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0、在人肌肉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的种类分别为( )
A . 5、2、8
B . 4、2、2
C . 5、2、2
D . 4、4、8
11、在“观察DNA和RNA的细胞中的分布”试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 . 改变细胞膜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 .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 .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 . 水解DNA
12、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 . 蔗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C . 单糖不能水解
D . 性激素属于固醇类
13、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 )
A . 盐汽水
B . 牛奶
C . 纯净水
D . 果汁
14、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 . 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
15、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的细胞器是( )
A . 高尔基体
B . 溶酶体
C . 内质网
D . 线粒体
16、关于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
B . 生物膜系统是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场所
C .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模一样的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17、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
A .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 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 . 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 .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8、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
A . 甘油
B . 氧气
C . 水
D . Na+
19、图三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同一蔗糖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示意图,其细胞液初始浓度大小关系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②<①<③
20、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能用于去掉植物细胞壁的物质是( )
A . 水
B . 淀粉酶
C . 蛋白酶
D . 纤维素酶
21、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T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
B .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
C .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易水解,所以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D .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不是生物界的共性
22、有关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 . 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乙醇反应变成橙色
D .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乙醇反应变成灰绿色
23、关于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释放能量最多
B .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C . 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线粒体
D . 无氧呼吸过程中不释放能量
2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分别用于( )
A . 还原O2、还原CO2
B . 还原C3、还原O2
C . 氧化O2、氧化CO2
D . 氧化CO2、氧化O2
2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
A . 前期或中期
B . 前期或后期
C . 中期或后期
D . 后期或末期
26、如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B . 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C .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 .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27、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 . 生物体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特性
B . 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 . 生物体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特性
D .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8、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 . 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 . 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 . 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29、下列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 . 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 . 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C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D .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30、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甲 | 乙 | 丙 | 丁 | |
丙酮 | ﹣ | + | + | + |
水 | + | ﹣ | ﹣ | ﹣ |
CaCO3 | + | + | ﹣ | + |
SiO2 | + | + | + | ﹣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②①④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内填序号,﹣上写名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①]是 , 其主要成分是 ;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的细胞器是[ ] .
(2)若图甲是唾液腺细胞,其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途径是:[ ] →内质网→[ ] →细胞膜,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
(3)若图乙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
(4)图乙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 (用序号作答)
(5)与原核细胞相比,图乙细胞最显著特点是具有 .
2、如图为植物体某细胞代谢示意图,其中①﹣⑧表示过程,A,B,C表示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过程②③的总反应式: .
(2)过程②是 阶段,此阶段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光和蓝紫光.实验中,分离色素常用试剂是 .
(3)过程③是 阶段.
(4)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物质A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 .
(5)若图中物质B为丙酮酸,则过程⑥⑦表示 , 过程⑥⑧表示 , 物质C是 .
3、图所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以及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2)图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条,若该细胞继续分裂,将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然后逐渐扩展形成 , 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有 条,核DNA有 个.
(3)图乙中,曲线X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变化曲线,其中a﹣c段的主要物质变化是 .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如图是研究酶特性的几组实验.①﹣⑤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液,①﹣③号试管处理如图所示.各试管处理后均堵住试管口后轻轻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记录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要研究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低,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能使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号试管,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无关变量有: .
(2)若要探究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应再增设④、⑤号试管,请补充下列步骤:
④号试管应先加入适量5%的HCl溶液,⑤号试管也要加等量5%的NaOH溶液,然后两试管再加入 ;④、⑤号试管的温度应控制在 .
请预测④、⑤号试管的实验现象: .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3)另再增设⑥号试管,加入2滴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发现实验现象与③号基本相同,而与②号不同,这说明酶具有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