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0道题,共60分)(共20小题)

1、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 . 菊花在秋天开花 B . 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 .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 . 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2、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 d点对应的浓度为a , 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 . d点对应的浓度为b , 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 . d点对应的浓度为a , 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 . d点对应的浓度为c , 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
3、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A . 用药匙取用粉末 B . 用纸槽取用粉末 C . 倾倒液体 D . 取用块状固体
4、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 .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 .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5、科学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知识,揭示科学规律。下面的实验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 图中 表示的是氢分子 B . 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 . 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分别静止在水面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  )

A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 . 无法判定甲、乙两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8、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硝酸钾晶体,下列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是水,把水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若a处液面下降,符合此现象的物质是(  )

A . 氢氧化钠 B . 蔗糖 C . 硝酸铵 D . 食盐
10、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

A .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 B .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 C . 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 D . 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
12、生活中应用浮力的例子很多,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受到的浮力变大 B .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大 C . 热气球里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D . 悬浮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将上浮
13、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从上方缓慢抽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A . 仍能静止 B . 向下运动 C . 向上运动 D . 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14、海水淡化可采用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其他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增大 B . 溶剂的质量减小 C . 溶液的质量不变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相平。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 . 甲放上时大 B . 乙放上时大 C . 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16、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同学提出的措施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17、在解释“将钢笔插入墨水瓶中灌墨水”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③松开手指;④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 . ②③①④⑤ B . ②⑤④①③ C . ②③⑤①④ D . ②⑤③①④
18、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

A . 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 . 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大于3g C .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9、如图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 .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 . 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 .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20、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有害)。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办法是(  )
A . 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 B . 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 . 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 D . 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9道题,共39分)(共9小题)

1、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色拉油溶于汽油,③牛奶,④血液,⑤冰水混合物,⑥泥水,⑦色拉油加入水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2、如图是水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表示的环节:

      ;③      ;④      ;⑤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
A . 蒸发 B . 水汽输送 C . 降水 D . 地表径流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球引力。
(4)根据水循环原理,说说如果某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3、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电源A端是       (填“正”或“负”)极。
(2)通电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与乙试管中气体体积比为      ,试管甲中的气体是      ,验证此气体的方法是      
(3)实验中发现两种气体体积比值和教材中不符,可能的原因是      
4、一条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m3 , 油轮受到的浮力为      N。在码头卸下了100m3的燃油,卸下燃油质量为      kg,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      m3(燃油密度为0.8×103kg/m3 , g 取10N/kg)
5、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大气垂直变化来说,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名称)。 
(2)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的原因是:      
(3)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序号)。
(5)如图戊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已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      地。
6、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1%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④)。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      g,A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      g(1g以下用游码)。
(3)该实验中应取      mL水,量筒规格为      mL(10或50)。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1%,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7、人体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一种调节机制。在进食后,经过消化和吸收,血糖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这种变化刺激感受器,促使      分泌增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
8、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      (选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吸管浸入液体深度分别为h1和h2 , 则h1      h2。用它测量可乐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多小气泡,测得密度偏       

9、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2)烧杯甲里是      物质的溶液。
(3)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3)
A . 甲(状态2)>甲(状态1) B . 乙(状态1)>甲(状态3) C . 甲(状态1)<乙(状态2) D . 乙(状态1)>丙(状态3)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8道题,共61分)(共8小题)

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的重力是      N。
(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5)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
(6)在进行实验D、E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      不变,进行探究、验证。
(7)分析上图可知,金属块的体积是      
(8)金属块的密度是      
(9)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___________ (9)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 . 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
2、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Ⅳ.若分别将100g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 乙、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乙<丙C.溶液质量:乙>丙  D.溶质质量分数:乙>丙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越      。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

a.小于40℃ b.大于40℃  c.无法确定。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针筒内的摩擦忽略不计。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首先,小明测量了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针筒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      帕。
(3)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
(1)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      ,方向为      

(2)如表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风速(m/s)

5

10

15

20

25

30

35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10.5

7.0

2.5

0

当风速达到30m/s以上,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0,说明了什么      

(3)如图乙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根据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Q1 , 而以8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Q2(Q1、Q2均小于15度)。请比较Q1、Q2的大小关系:      
5、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m1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m2g。烧杯质量为m0g,活塞面积为Sm2 , 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求大气压P(写出计算过程)。

6、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7、质量分数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mL)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0

1.84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      
(2)欲配制3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多少克?水多少克。
8、第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仁爱自然。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一,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      (请写出一点)。“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