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二)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 .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 . 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2、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3、小明乘商场的手扶电梯上楼,感觉到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电梯 B . 地面 C . 墙壁 D . 天花板
4、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N B . Mg C . O2 D . H
5、下列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是(   )
A . 皮肤 B . 胃壁 C . 血管 D . 肺泡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分子大,原子小 B .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 .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作用力,而原子没有
7、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 27 B . 26 C . 54 D . 34
8、将一定量的冷水沿杯内壁缓缓倒入热水中,一开始上层水比下层水热,一定时间后杯中的水变得冷热均匀了,这一事实能说明(   )
A . 分子是静止的 B . 分子是很小的 C .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D . 分子是有一定质量的
9、经分析可知,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属于(   )
A . 混合物 B . 纯净物 C . 化合物 D . 单质
10、一棵小杨树被人剥去一圈树皮后不久就会死亡,其原因是(   )
A . 切断了筛管,根缺少了有机物 B . 切断了筛管,根缺少了无机物 C . 切断了导管,根缺少了无机物 D . 切断了导管,根缺少了有机物
11、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 . 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 . 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 . 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12、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肺是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 .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汇入肺静脉 C .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 . 二氧化碳和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的
13、如图,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   )

A . 物体受到的浮力 B . 物体受到的重力 C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和 D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差
14、如图,A、B、C、D依次表示人的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 . X B . Y C . Z D . 都可以
15、以下实例中没有应用大气压的是(   )
A . 抽水机抽水 B . 用针筒抽取药液 C . 背双肩书包比单肩书包舒服 D . 把带吸盘的挂衣钩按在平整的墙壁上
16、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
A .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 .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C .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 .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17、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 .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 .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 . 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18、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应留有少量空气 B . 是大气压强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 . 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 . 玻璃管略有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19、如图所示,在细杆上固定两片叶片便制成了玩具“竹蜻蜓”。用手搓动细杆,竹蜻蜓就能腾空而起。关于它的运动和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竹蜻蜓上升是由于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B . 上升过程中叶片会越转越慢 C . 在上升过程中,竹蜻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 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B .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 . 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D . 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零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该仪器的名称叫做      。当手指挤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当金属盒伸入液体内部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也出现了高度差,这表明      

2、如图是一次人体血液化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A、B、C所指示的是三种不同的血细胞。其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填字母);A的功能主要是      

3、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序号①所示结构名称是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序号      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序号      所示部分运输而来。
4、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用化学式表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5、高铁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能起到推进和均衡的作用。请回答下列与高铁列车有关的问题:
(1)列车进站时由于附近的气流速度快,      小,为了候车乘客安全,不被“吸”向列车发生事故,所以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2)高速行驶的列车进站前即使关闭了电源,由于      ,列车仍能以较大的速度前进。
(3)列车的车窗旁配备如图所示的“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逃生锤”前端设计成锥形,是为了      

6、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烧杯、细线、乒乓球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烧杯底部系上一乒乓球,接着向烧杯中倒入水,然后再将烧杯斜放到木块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由甲与乙比较可得,      
(2)由乙与丙比较可得,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共3小题)

1、小明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力G(N)

0

2

4

6

8

10

弹簧长度l(cm)

3

4

5

6

7

8

(1)请你分析表中这些实验数据,你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      
(2)小明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3)小明做“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 ,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像是      (其他操作都正确)。

2、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____。 (2)
A . 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 . 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 . 乙叶 D . 丙叶的绿色部分 E . 丙叶的白斑部分 F . 丁叶
(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其中乙叶片与      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4)
A . 光合作用需要光 B . 光合作用需要水 C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 . 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 .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 . 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G .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时,准备了如下器材:小铁块、细线、盛有体积为V0的水的量筒、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如下(请填写步骤中的空格):

①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所对的刻度值V,取出小铁块;

②把小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如图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算出小铁块所受浮力F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

④计算小铁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水的密度为ρ);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小铁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      

四、解答题(30题6分,31~33题每题8分,共30分)(共4小题)

1、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几乎只能成单行通过,流速缓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和肺泡间的      
(2)图乙中,①和②合称      ,血液通过该结构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经过[      ]      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由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      ]      
2、焦亚硫酸钠有毒,不能直接用于食品加工,市场上有不法商贩用其溶液浸泡生姜,使生姜发黄发亮,食用此种生姜可能使人中毒,已知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x , 式量是190,请计算:
(1)x=      
(2)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3)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小科想结合速度和压强的有关知识,测算玩具小火车穿过山洞的平均速度和小火车对轨道的压强。如图是严格按1∶20的比例缩小画成的玩具模型图。

(1)小火车的实际长度约为      cm。
(2)若小科测得小火车从穿入山洞到穿出山洞的总时间为5s,则小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已知小火车的质量为0.2kg,它与轨道的总接触面积为1.0×10-4m2 , 则小火车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4、如图甲所示的长方体物块,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10cm,质量为1.6kg,g取10N/kg。求:

(1)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2)图乙中,把物块竖直放置于足够大的容器内,然后倒入水,直至水深25cm,物块始终保持在直立状态,则:

①物块的下底面受到水的最大压力是多少?

②在图丙中画出物块在加水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随水深的变化规律即F-h图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