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其48分)(共16小题)

1、下列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分离出AgNO3溶液中的AgCl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收集氧气
2、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

A . 合成材料 B . 天然材料 C . 金属材料 D . 复合材料
3、小玲学习了用pH试纸测定的方法后,收集了家里的几种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物质

厕所清洁剂

牙膏

肥皂

厨房清洁剂

pH

2

8

10

12

上述物质中,最容易直接腐蚀铁制品下水道的是(   )

A . 厕所清洁剂 B . 牙膏 C . 肥皂 D . 厨房清洁剂
4、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 导电性、导热性好 B . 是银白色的固体 C .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D . 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5、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Fe2O3+3CO 2Fe+3CO2 B . CH4+2O2 CO2+2H2O C . 2Na+2H2O=2NaOH+H2 D . Na2CO3+ CaCl2=CaCO3↓+2NaCl
6、常见的物质分类是根据物质组成性质及元素种类等进行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碘酒、纯净空气、冰水混合物 B . 有机物:酒精、碳酸钙、葡萄糖 C . 氧化物:干冰、生石灰、过氧化氢 D . 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7、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若某卫星沿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增大了,由此可知其动能(   )
A .   减小 B . 增大 C . 不变 D . 消失
8、将用砂纸打磨后的铁丝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质量增加 B .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C . 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D . 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9、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 . 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C . 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D . 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
10、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R+MgCl2=RCl2+Mg B . R+2AgCl=RCl2+2Ag C . R+2HCl=RCl2+H2 D . Al+RSO4=AlSO4+R
11、如图所示,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W1=W2=W3            B . W1<W2=W3              C . W1<W2<W3              D . W1=W2<W3
1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I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 . 甲:Na2CO3、稀HCl 乙:NaOH B . 甲:Al、稀H2SO4       乙:Ba(NO3)2溶液 C . 甲:MgO、稀盐酸 乙:AgNO3 D . 甲:Cu、稀H2SO4      乙:BaCl2溶液
1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化学实验中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 . 乙图:向一定量的锌粒中不断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 C . 丙图: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D . 丁图: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14、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观点中(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分析合理的是(   )

A . 图甲中,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人的动能为零 B . 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 图丙中,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机械能减小 D . 图丁中,小球从①到②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5、在溶质为Cu(NO3)2、AgNO3和Al(NO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C . 滤液中一定无AgNO3                                 D . 滤液中可能有四种金属离子
16、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彻底)(   )

A . 甲、乙、丙 B . 丙、乙、甲 C . 丙、甲、乙、丙 D . 丙、甲、丙、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共6小题)

1、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NaOH溶液       ④Cu(NO3)2溶液

(2)镍镉电池广泛应用,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其中使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下列3种物质:请从①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铝、③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2)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5s内推力对物体做了8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了      m,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W。

4、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      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 (3)
A . BaCl2          B . CuSO4  C . NaNO3    D . KNO3
5、在金属材料中,铝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材料之一。
(1)由铝制成的铝箔厚度仅为0.01mm,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等。铝能制成铝箔,主要利用铝的性质是      
(2)某小组同学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铝箔逐渐变软,中间有液体被外面的固体包裹住。由此可以推测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      (填“高”或“低”)。
(3)将铝片和稀盐酸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容器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5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6、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三、实验探究题(23题每空1分,27题最后一空3分,其他每空2分,共35分)(共5小题)

1、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物质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2、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钾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3种溶液均呈中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3、“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通过改变小车释放时高度h、在小车中增加钩码和在木板上铺垫棉布的方法,得到了图2虚线框内的四个实验场景

(1)为探究小车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场景①和      (填“②”、“③”或“④”)进行实验;选用场景③和④进行实验时,可探究小车动能与      的关系
(2)在实验中,小车动能越大,发生碰撞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      ,木块被碰撞后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3)若将场景①和②中的木块均移走,利用这两个场景可探究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需再增加一次实验,为此,在场景①的基础上,你所作的调整是      
4、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型管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如图1所示实验,其设计的目的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型管右侧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缓慢倾斜Y型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依据      (填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3)如图3所示实验中,根据Y型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5、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两组数据:

 

反应前10g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I组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185g

洗气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187g

II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9g

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总质量为56.1g

关于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相关的字母)

(3)
A .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利用这两个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C . 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等

四、解答题(28题9分,29题6分,30题9分,31题6分,32题9分,33题6分,共45分)(共6小题)

1、图中小朋友在玩滑梯游戏,小朋友坐在滑梯顶端,用手轻推滑梯,沿着滑梯开始下滑滑动速度越来越大,同时感觉屁股发烫,到达底端时还会滑出一段距离。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写出3点即可)

2、赤铁矿能用来炼铁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其余都是杂质,现有纯度为48%的赤铁矿160吨,可炼出多少吨纯度为96%的生铁?
3、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 , 为了分析反应后滤液的成分,取10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aCl溶液呈中性)

(1)从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没有产生沉生成淀的原因是      
(2)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3)通过计算求出图中m的大小。
4、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04

0.08

0.10

0.10

(1)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2)试计算第2份样品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到0.1%)
5、如图所示,一款新型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总质量1.5×103kg,在性能测试中,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g取10N/kg)求:

 

(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3)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做功功率
6、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2)表中m的值为      
(3)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