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 专题突破阳光的传播和色散现象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阳光的传播(共11小题)

1、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acd C . ab D . cd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 . 检查一块木板是否平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方向看过去 D . 日食、月食的形成
3、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宇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A . 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 B . 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 . 地球上现在的景象 D . 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4、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如图所示的日食奇观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5、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探索未知宇宙的计划,向太空中某处发射激光并返回地面约11.5s,则地球和此处之间的距离是      m。
8、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      。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杆高2.5m,则杆在地面的影长是      m。如果将杆向前移动2m,则杆影的长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所示,在北半球,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A到O所指示的方向就是      (选填“东”“西”“南”或“北”)边,这一判断所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10、在一块方形纸板的中心挖一个正方形的小孔,把这块有方孔的纸板对准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一定距离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一方形黑影,你还会发现方形黑影的中心有一个圆亮斑(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地面上出现的方形阴影是      的影子,是      造成的现象。
(2)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什么?      
(3)如果在日偏食或日环食时观察该现象,地面上应出现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4)夏天在林中散步时,我们会看到地面上呈现很多的圆亮斑,请问树叶间的缝隙一定是圆的吗?      
11、【提出问题】人们把冰箱、洗衣机等这一类家电叫“白色家电”,这是因为这类家电表面一般都是浅颜色的。小明发现家里的冰箱外表面是白色的,但冰箱后面却有一大片黑色的细管,为什么冰箱后面的细管是黑色的呢?爸爸告诉他:冰箱白色的外表面是为了减少外界热辐射的吸收,后面黑色的细管(冷凝器)是有利于将内部的热量以热辐射的形式散发出去。

【猜想与假设】小明猜想,物体吸热、放热的本领可能与物体颜色的深浅有关。

【设计·进行实验】小明找来一些器材,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颜色深浅的关系。

(1)请你利用下面给出的器材设计这个实验。

实验器材:可密封的相同烧瓶两个,瓶内插有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其外表面已被涂成黑、白两种颜色(如图所示),家用取暖器一台。

实验方法(写出实验步骤):       

(2)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你可以增加一种器材进一步探究物体放热本领与颜色深浅的关系,实验方法:      

二、色散现象(共9小题)

1、科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下列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
A . 红光 B . 黄光 C . 绿光 D . 紫光
2、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雨后彩虹 C . 手影游戏 D . 树下彩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白光是单色光 B .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 .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D . 不同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颜色
4、“人面桃花相映红”,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 )
A .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 桃花吸收红光 C . 桃花反射红光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5、以下结论不是由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是( )
A . 白光是复色光 B . 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是由七种单色光按一定比例组成 C . 不同色光进入棱镜发生偏折程度不同 D . 阳光除可见光谱外,还有不可见光
6、我们看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
A . 海水里有盐分 B . 蔚蓝色的天空映照的结果 C . 照在海水上的光是蓝色的 D . 其他色光被海水吸收,蓝光和紫光被海水反射的结果
7、将红      、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只有红光照射时,嘴将呈      色,翅膀呈      色。

8、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这个现象说明: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则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张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      
9、材料一:大家都见过水波,其实光也是一种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距离称为波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如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材料二:实验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即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光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为什么是黄色的,你认为养路工人的服装用什么颜色较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 专题突破阳光的传播和色散现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