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4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第1课时)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8小题)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C . 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D . 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2、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 .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 .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的气体 D . 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3、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可用来( )
A . 制汽水 B . 人工降雨 C . 作温室肥料 D . 灭火
4、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 . 干冰是水在0℃以下变成的固体 C .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 . 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5、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 . ①③ B . C . D . ①②
6、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不能供给呼吸

④同体积的质量比空气大

⑤同体积的质量比空气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⑤
7、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选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
8、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      , 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用烛火做灯火实验,如果烛火在其中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      

二、能力提升(共9小题)

1、吸入或食用下列物质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工业酒精 D . 变质食品
2、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是( )
A . CO2不支持燃烧 B .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 .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 D . 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一侧会下沉
3、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 .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 .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 .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 .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4、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开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a、b分别是什么气体( )
A . a是氢气,b是二氧化碳 B . 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 . a是空气,b是二氧化碳 D . 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5、如图所示,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然后分别在图A、B位置剪了一个同样长的缺口,(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

(1)最终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如不平衡,哪一端下倾?      
(2)请你解释原因:      
6、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表中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2)通过表格,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7、资料1:消防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离火源。

资料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

这两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低的蜡烛才熄灭。结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      (选填“重”或“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比空气高的缘故。

8、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9、某校科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4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第1课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