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动物的行为 第2课时(习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达标(共7小题)

1、下列各项中,与繁殖行为有关的是(   )
A . 黑头鸥雄鸥的长鸣和“昂首阔步” B . 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动静 C . 小河中鲫鱼成群觅食 D . 两只狗为争夺骨头而在打架
2、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   )
A . 属于防御行为 B . 有利于逃避敌害 C . 有利于捕食 D . 前三项都有意义
3、豹将咬死的羚羊挂在高树上,使其他动物吃不到,这是一(   )
A . 攻击行为 B . 防御行为 C . 储食行为 D . 社群行为
4、成群的梅花鹿生活在一起,这主要是为了( )
A . 寻找食物 B . 逃避敌害 C . 繁殖后代 D . 保护幼鹿
5、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 石蛙的体色与它周围环境的石头颜色相似 B . 竹节虫长得像竹子 C . 两只老虎争斗,一只败退逃走 D . 黄鼠遇敌时会释放臭气
6、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上装死,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
A . 防御行为 B . 觅食行为 C . 生殖行为 D . 社会行为
7、“蜻蜓点水”行为的是( )
A . 喝水 B . 洗澡 C . 寻找配偶 D . 产卵

二、综合提升(共3小题)

1、在食肉鸟类中,只有目光最敏锐、行动最灵巧的个体能寻找和捕到昆虫;昆虫中,只有最善于伪装自己和蒙骗天敌的个体能求得生存.上述鸟类捕食或昆虫防御的行为,说明每种生物都具有      .这种捕食与防御的相互选择,对鸟类和昆虫的意义是      
2、辛弃疾有首诗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是青蛙,请你根据所知道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雄蛙鸣叫,雌蛙闻声而来,这是      行为.
(2)雌、雄蛙抱对,有利于      .雌蛙先将卵排入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入水中,这对完成      作用和提高幼体      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      ,成体则生活在      ,它的生殖发育离不开      
3、某动物学家经常观察发现:雄三剌鱼(背鳍前有三根明显的剌)在繁殖季节里,腹部变成红色.同时雄三剌鱼会对周围红色的物体发生攻击行为,由此,该动物学家猜测雄三剌鱼辨别对手的根据是红颜色.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该科学家的猜测是.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该实验的假设是      
(3)①将雄鱼放入腹部不涂红色、形似雄三剌鱼模型的水中,结果是      

②将雄鱼放入腹部涂红色、形似雄三剌鱼模型的水中,结果是对模型发起攻击.

③将雄鱼放入腹部涂红色、形状不象雄三剌鱼模型中的水中,结果是对模型发起攻击.

(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该探究的研究方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动物的行为 第2课时(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