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2 光源阳光的直线传播(第1课时)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12小题)
1、小明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蜡烛的正立像
D . 蜡烛的倒立像
2、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闪电
B . 萤火虫
C . 月亮
D . 霓虹灯




3、有下列各种光源:①太阳;②火炬;③白炽灯;④日光灯;⑤节能灯;⑥LED光源。其中属于冷光源的是( )
A . ①②④⑥
B . ①②③⑥
C . ④⑤
D . ④⑤⑥
4、小科在夜里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了一盏路灯,在路灯下,小科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 . 逐渐变长
B . 逐渐变短
C . 先变长,再变短
D . 先变短,再变长
5、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D . 先变大后变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影灯下没有影子,因为光可以透过一切障碍物
B . 无影灯下没有影子,因为光没有沿直线传播
C . 无影灯下没有影子,因为一盏灯发出的光产生的影子能被其他灯发出的光照明
D . 无影灯下没有影子,因为无影灯比普通灯亮得多
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 .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 .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 .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8、太阳光通过窗帘上的一个小孔射进房间后,在房间里形成了一个小圆斑。下列关于小圆斑形成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 射进来的太阳光形成一个圆斑,所以可以推断小孔也是圆形
B . 因为小孔是圆形的,所以成像的原因是小孔成像
C . 小孔所成的是太阳的像,所以像是圆形的
D . 无法判断
9、 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 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10、光在 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11、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 (选填“大”或“小”)。
12、某日,天空上演了金星凌日(又有“小日食”之称)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 凌日现象。
二、能力提升(共10小题)
1、
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则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2、关于日食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 . 光反射的结果
B .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结果
C . 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球上
D . 月亮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
3、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颠倒
B . 像和物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
C . 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
D . 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颠倒
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则( )
A . 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子
B . 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C . 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D . 都是影子
5、在探究树阴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6、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阴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 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 (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7、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图甲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蜡烛,若要看见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实像。
(3)如图丙在树阴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的像。
9、学了小孔成像的知识后,小红想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时还有什么规律,比如,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为此她做了如下的实验。
首先,小红用锥子在一张硬纸片上扎一直径约1mm的小孔,把它直立在桌子上。接着拉上窗帘,使室内变暗。然后点上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张白纸,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侧。这时小红在白纸上看到一个烛焰的像。当小红将白纸远离小孔时,发现白纸上烛焰的像变大。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烛焰的像相对于烛焰是 立的,是由于 形成的。
(2)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 有关,并且在小孔与烛焰距离不变时,白纸与小孔的距离越 ,所成的像越小。
(3)小红想进一步研究像的大小与烛焰和小孔距离的关系,她应该保持 和小孔距离不变,改变 和小孔的距离。根据成像原理判断,小孔与烛焰的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 。
10、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科学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