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12小题)
1、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
2、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3、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
B .
C .
D .




4、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因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火灾地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导致30位灭火人员不幸牺牲。下列关于火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风为可燃物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 . 林下堆积的地面植被、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 . 突变风力风向的风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 . 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用水灭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B .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 .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D . 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凡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 . 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 .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 . 燃烧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7、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 蜡烛熄灭后瓶内没有氧气
D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B . 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C . 如图甲,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 . 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准确位置
B . 在逃离火灾现场途中,要关上大门,以降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
C . 若没办法离开现场,要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D . 室内起火时,应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10、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 . 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 . 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
D . 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1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 . 工厂锅炉用煤被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 .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2、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 .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 .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3、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均为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⑥
B . ②③⑤⑥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⑤
二、能力提升(共7小题)
1、如图所示,小敏将较粗的铜丝绕成圈,由上向下罩在燃烧的火焰上,发现虽然并没有隔绝空气,但是火焰明显变小,甚至熄灭。请你说明这个现象其中的道理。
2、用于扑灭图书馆档案着火的物质最好是( )
A . 泡沫灭火器
B . 沙
C .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 . 水
3、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氢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 氢氧化镁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 氧化镁不易燃烧,是因为它的着火点较高
4、将1根小木棒放到酒精灯焰心位置约3s,然后迅速拿出,观察发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边烧焦部分着火点较低
B . 中间未烧焦部分燃烧最充分
C . 酒精灯火焰焰心的温度最高
D . 物体在酒精灯外焰处升温最快
5、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6、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7、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试回答:
(1)通过比较图甲装置内 (填字母)两处的实验现象,可推导出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图乙中能正确反映气球内气压p随反应时间t而发生的变化的是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