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2章 专题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物距(u)

像的性质

实虚

大小

正倒

像距(v)

1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v<2f

2

f<u<2f

实像

缩小

正立

v>2f

3

u<f

虚像

放大

倒立

|v|>u

A . 实验1 B . 实验2 C . 实验3 D . 实验2和实验3
2、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3 cm B . 6 cm C . 9 cm D . 20 cm
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缩小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4、蜡烛放在凸透镜的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离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变小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 . 像距大于10 cm小于20 cm
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7、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 . 倒立、放大的像 B . 倒立、缩小的像 C . 正立、放大的像 D . 正立、缩小的像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 . 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 . 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 . 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2、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3、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      立的,P位于A的      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      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4、戴老花镜的老李、老王,戴近视眼镜的小黄,三人去南极探险。这一天南极阳光明媚,三人从大本营出发了。中午,他们停下休息,准备生火做饭和取暖,却发现打火机丢了。而现在离大本营非常远,面对眼前白茫茫的雪和无尽头的冰地,他们应该怎样取得火种呢?

办法:      

理由: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      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实验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三个可能的原因:

      

      

      

      

(5)第2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写出两个探究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2章 专题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