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3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8小题)
1、以下光学器件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 )
A . 潜望镜
B . 照相机
C . 放大镜
D . 投影仪
2、
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5、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
B .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C . 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D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
6、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
B . 放大的像一定是实像
C . 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D . 缩小的像一定是虚像
7、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8、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 (选填“接近”或“远离”)患处。
二、能力提升(共8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A . 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2、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 . 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 . 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 . 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5、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
A . 无法成像
B . 只能成部分的像
C . 只能成虚像
D . 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6、如图所示,小丽和小明相距2 m,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此时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 . 若图片中小丽的手将透镜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小明看到正立的像有可能变大
C . 小丽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
D . 小丽从透镜中看到小明倒立、缩小的像
7、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cm。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8、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像。则此光学元件是 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三、拓展创新(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 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 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 cm刻度处时,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把蜡烛移到35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