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三章 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一块骨骼肌可以看成是(  )

A . 一个系统 B . 一种器官 C . 一种组织 D . 一个细胞
2、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下列哪一项与灵活有关(  )
A . 关节面和关节腔 B . 关节头和关节窝 C . 关节软骨和滑液 D . 关节囊和韧带
3、生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 . 关节、关节面、肌肉 B . 骨、关节、肌肉 C . 骨、关节头、肌肉 D . 骨、关节面、关节窝
4、在关节的结构中,能把相邻的骨牢固地连接起来的是( )
A . 关节囊 B . 关节腔 C . 关节软骨 D . 关节头和关节窝
5、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B . 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D .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6、引体向上是很多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请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 收缩、收缩 B . 舒张、收缩 C . 收缩、舒张 D . 舒张、舒张
7、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②③ D . ③①②
8、小明投篮动作优美,完成此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有( )
A . 关节、骨骼肌 B . 关节、骨骼肌、神经系统 C . 骨、关节、骨骼肌 D . 骨、关节、骨骼肌、神经系统
9、人体下肢与躯干相连部分的后面隆起的部位叫( )
A . B . C . D .
10、关于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 B . 人的胃只由肌肉组织构成 C . 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 D .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人体的骨骼共有      块骨,根据位置可以将骨骼划分为:      骨(又称      骨)、      骨和      骨三部分,人体的骨骼坚硬,具有            和保护      等作用。
2、骨是由柔韧的      和脆硬的      组成的。骨中的这些成分的含量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儿童少年时期无机物不到      ,有机物超过      , 硬度      ,柔软,易      ,老年期      物超过2/3,       物不到1/3, 硬而脆,弹性小,易      
3、如图为人的关节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③称为      ,④称为      
(2)图中⑤是      ,它的作用是减少运动时①和④接触面的摩擦和缓冲震动。
(3)①和④组成      ,如果因为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有可能造成脱臼,脱臼是指关节头从      (填序号)里面滑脱出来。
4、人手具有的功能:①生物学功能(如      );②人手特有的生物学功能(如      );③表达情感的功能(如      )。
5、许多动物的躯干上长有附肢,附肢的功能是使身体能      。人的附肢称为四肢,位于躯干上部的称为      ,位于躯干下部的称为      。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如鸟的前肢演变成了      ,海豚的前肢演变成了      肢。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探究实验:



  1号试管
   2号试管
   实验方法
  用稀盐酸浸泡
   用清水浸泡
   鉴别结果

   硬而不能弯曲
   结论

   骨没有变化
(1)完成表中空格。

(2)2号试管在本试验中的作用是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是长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骨的基本结构有[③]      、骨质和[④]      三部分。
(2)图中      是血管,对骨的      有重要作用;对骨折后骨的愈合有重要作用的是③中的      
(3)骨质由致密坚硬的[⑦]      和结构疏松、成蜂窝状的[⑥]      两部分构成。
(4)长骨的      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5)儿童和青少年长期不注意正确的站、立、行、坐等姿势,骨骼容易变形。从骨的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5)
A . 骨内无机物含量约 B . 骨内无机物含量超过 C . 骨内有机物含量约 D . 骨内有机物含量超过
2、完成“鉴定骨的成分”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
(1)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

                      鱼肋骨

实验处理

Ⅰ.用15%的稀盐酸浸泡

Ⅱ.煅烧

观察结果

      .

冒烟变黑,燃烧,变成灰白色,敲打易碎

实验涉及的原理

      .

      

实验结论

骨中含有柔韧的有机物

      

(2)实验结果表明了骨是由硬脆的      和柔韧的      组成的。骨中      的含量越高,骨的柔韧性越大。
(3)在本实验中,将骨放在酒精灯上烧的目的是      ;用稀盐酸浸泡骨的目的是      
3、如图表示人骨中某种物质在各年龄段含量的变化,据图回答:

(1)这类物质是:      
(2)当骨受到外力冲击时,最容易发生骨折的是      阶段,原因是:      
(3)骨的柔韧性、弹性较强的时期是图中的      阶段,原因是:      
4、如图示意人体产生屈肘和伸肘动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图乙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①]      
(2)甲、乙两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的是      ,此时肱三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      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      活动。
(4)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      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      活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三章 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