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兔子吃草,人吃兔子,由此可以看出,人所获得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 )
A . B . 兔子 C . 人类创造 D .
2、下列能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 . 蝉→螳螂→黄雀 B . 阳光→草→兔→狐 C . 植物→鼠→蛇→鹰 D . 田鼠→蛇→鹰
3、宁波奉化滕头村和鄞州区上李家村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的称号,其主要发展模式为( )
A . 先进的信息技术 B . 发达的现代工业 C . 生态型农业 D . 繁荣的商业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B . 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 . 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 . 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5、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 . 食物链中,属于笫二营养级的动物有2种 C . 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那么鹰体内毒素最多 D . 蛇和鹰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6、在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它 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将引起(    )

A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7、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 )
A . 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 B .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C .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 .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8、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A . 太阳→草→野兔→狐狸→虎 B . 草→野兔→狐狸→虎 C . 草→野兔→狐狸→虎→细菌 D . 虎→狐狸→野兔→草
9、如图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鹰、鼬、鼠、小麦,有关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图可以表示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 B . 该食物链的起点是鼠 C . 流经该食物网的总能量是照射在小麦上的太阳能 D . 该图只需增加非生物的物质即可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A
10、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是由      开始的;后一个环节的生物与前一个环节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请分析如图中两个食物网并回答:


(1)在食物网B中,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 那么对于哪一个食物网的影响更严重?       理由是:       
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请根据如图所示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C分别表示:            
(2)若甲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      条食物链: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储存能量最多的是      (选填“A”、“B”或“C”)
(3)若乙模型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C表示成蛙,那么,A表示      
4、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2)该模型中共有      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成分是      
5、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狐属于      级消费者;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则      的数量会减少;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加分解者和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数量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可以表示为        。

(2)从三种生物的数量看,生产者是       。

(3)甲、乙、丙数量会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的。

2、图一是某同学在公园里做完调查之后,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绘制的一幅结构示意图,根据你自己的相关知识解答他的一些疑难:

(1)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甲代表的是某些物质,请帮他将该结构图中未完善的地方完善起来:

A      B            

(2)如果你对图一的完善与该同学的设想一致,那么此图能否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3)图一较完整地描绘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      现象,图中所有的生物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后来,该同学发现人们在该生态系统中大肆捕杀蛇,他十分焦急,就和同学们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后来该现象得以制止,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蛇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黄雀的数量变化大致曲线.
3、为了探究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河泥、小鱼及水藻,然后再把A放在光下,将B放在黑暗的环境中a实验结果见下表:

生态瓶编号

A

B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d)

实验完成时(30 d)仍存在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生态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原因是:其具有稳定的      来源,使植物得以进行光合作用,为鱼提供      ;而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      ,合成有机物;同时,在河泥中还存在着许多      ,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为植物生活提供      .总之,该生态瓶能通过      流动和      循环,使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
(2)比较A、B两生态瓶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还需要来自系统外的      的供给.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      
2、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自己的首个空间站。为了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几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进行模拟试验。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舱内所有的小麦可视为一个      
(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图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填数字序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