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2 节 种群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 . 武夷山中的全部植物 C .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 . 太湖中的全部微生物
2、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会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 . 种群密度    B . 种群年龄结构   C . 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3、一段时期内当某一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将( )

A . 逐渐上升 B . 逐渐下降 C . 不会变化 D . 不断下降后再回升
4、决定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总格局的两个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 风力和热量 B . 风力和雨量 C . 热量和雨量 D . 温度和风力
5、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 内蒙古草原的上全部牧草 C . 梧桐山上的全部蛇 D . 同一饲养场上的全部肉用黄牛
6、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 . 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 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 .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 B .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C . 各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例均为1∶1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量
8、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一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A . 数量太少 B . 性别比例失调 C . 死亡率太高 D . 年龄结构不合理
9、金华市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 . 双龙景区内所有的植物 B .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 . 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 . 武义牛头山所有的生物
10、下列不能看作一个种群的是( )
A . 一个虾塘中的所有对虾 B .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 C . 钱塘江中所有的鱼 D . 西湖中所有的睡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种群的特征有:        、       、       、       。

2、“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若在被调查的一个池塘中,捕获一部分鲫鱼(数量为M)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重捕的鲫鱼数为n,其中标记的鲫鱼数为m,则可计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种群的数量为        。在计算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时用到的一个假设是          。

3、酵母菌在营养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常进行       生殖;人们在食用由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面包或馒头时,有时会闻到一股酒味,这是因为面包或馒头在发酵时,其中间几乎处于无氧状态,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
4、一个物种是由一群            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      生物个体的      ,叫做种群。      是物种的组成单位。一种群里的个体可以有      之分,      之差,      之别。
5、种群由      的许多个体组成,但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它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一些特征,如                              等。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见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 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只)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 查样方总面积为2×104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捕获

  标记

  雌性

  雄性

  初捕

  32只

  32只

  14只

  18只

  重捕

  36只

  4只

  18只

  18只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数量(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104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雄性)为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

2、为了观察酵母菌种群,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②A试管内加入该培养液10mL,B试管内加入无菌水10mL;③向两试管内分别注入0.1mL酵母菌培养物,轻轻振荡;④将试管放在28℃的恒温箱中;⑤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表中的数据是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问:

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A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

0.8

0.4

0.1

0

0

0

0

0

(1)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由于酵母菌的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假如每天所取的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试管中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可忽略不计,请分析A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2)如果将两试管分别置于两保温瓶中,那么理论上第3天A试管的温度会略高于B试管,原因是      
(3)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个体结构,需要在低倍镜下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

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增长

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1)
A . 实验法    B . 观察法     C . 调查法    D . 测量法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渐       趋势。

(4)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

2、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其独特的生态效益逐渐被认识,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滩涂、三角洲均属湿地,这两种独特地形的形成主要受到      (选填:“流水”或“风”)的作用;
(2)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被称为世界级观鸟胜地,是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和黑脸琵鹭的重要越冬地与迁徙停歇地之一。杭州湾湿地中的所有黑嘴鸥构成一个      
(3)湿地有许多美丽的小花,请仔细观察下图中的两朵花,据此判断花A受精发育后,其产生的种子中有子叶      枚。

3、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公顷(1公顷=10 000平方米),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和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32

32

重捕

32

4

①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      只/公顷。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填“高”或“低”)。

(2)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①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②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填字母)

②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型。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2 节 种群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