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到第2章结束)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微米  B . 毫米 C . 厘米 D .
2、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 有高大的树干和发达的根系 B . 不形成种子和果实 C . 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 D . 没有鲜艳的花
3、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9.5℃和 37.5℃,那么( )
A . 他的体温一定是 37.5℃ B . 他的体温更接近 39.5℃ C . 他的体温在 37.5 至 39.5℃ D . 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7.5℃
4、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 . 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 . 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 . 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 . 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5、小科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8mL,则小科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小于12mL B . 等于12mL C . 大于12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mL
6、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D . 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7、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21.5厘米=21.5厘米×10毫米=215毫米 B . 21.5厘米=21.5厘米×10=215毫米 C . 21.5厘米=21.5×(1/100)米=0.215米 D . 21.5厘米=21.5÷100厘米=0.215米
8、墨鱼因遇到强敌时会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所以才有了墨鱼的名称,墨鱼的这一特性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中的(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试管 D . 读取液体体积
10、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用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用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1、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 B . C . ①和② D . ②和③
1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36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3525cm B . 12.35cm C . 12.4cm D . 12.353cm
13、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过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偏大

B

在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少数了一根铁丝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时被测物漂浮在水面上

偏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4、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 叶绿体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15、“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 . 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C . 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 . 观察时,睁开左眼,闭上右眼观察可以看的更加清楚
16、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 B . 植物都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 . 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 D . 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
17、下列观察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 . 科学课本长度为25.80 cm B . 100 m赛跑中,张华比李兴跑得快 C . 烧杯是圆柱形的 D . 夏天比冬天热
18、“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下列关于鲨鱼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鲨鱼属于脊椎动物 B . 鲨鱼属于恒温动物 C . 鲨鱼体型有利于减小游动的阻力 D . 鲨鱼依靠鳍和身体的摆动游动
19、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

A . I是软体动物;II是节肢动物;III是扁形动物 B . I是无脊椎动物;II是线形动物;III是环节动物 C . I是节肢动物;II是昆虫动物;III是蝗虫 D . I是软体动物;II是脊椎动物;III是动物
20、在研究单细胞的草履虫和酵母菌细胞结构异同的实验中,下列科学方法中不适用的是(   )
A . 观察法 B . 比较法 C . 绘图法 D . 控制变量法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6分)(共15小题)

1、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

(2)图乙是体温计,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3)图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则图中C类动物是以      (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

3、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
(1)一瓶伊利纯牛奶250      
(2)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200      
(3)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2.5      
(4)某位病人体温为39      
4、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      (填序号)。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5、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计算得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若排绕时松散,则测量结果会      

6、  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图中可能是“绿叶海天牛”细胞的是图      ; (填“A”或“B”)
(2)“绿叶海天牛”摄取藻类后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内有了[      ];(填图中序号)
(3)在健康的细胞中,      可以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填“结构名称”)。
7、如图是测小石块的体积的示意图,则该量筒(最大测量范围是100mL)的最小刻度是      ,如果某同学在测小石块体积时,先测乙再测甲,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或“一样”)

8、生命是一个奇妙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④表示细胞      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      组织构成。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小麦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9、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后平放或倒置会      
(2)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      
(3)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手心,会      
10、显微镜是初中生物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      
(2)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A 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B 将玻片往左下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填“AB”或者“BA”)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            (要求写出两种方法)
11、下列是一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小强在野外游玩发现了4种动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X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P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Q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R

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S

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      。(选填:“P”“Q”“R”或“S”字母),“X”处填的应该是      

1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原理制成的,图1中的温度为       ℃。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图2中      (填字母)的方向观察。

13、据中国海警局发布的消息,2019年2月11日,中国海警2501舰艇编队进入钓鱼岛巡航,岛上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地表长有苔藓等植物,其中黄尾屿因鸟多,又称“鸟岛”、南小岛蛇多,简直遍布全岛。回答以下各题:

(1)岛中的鸟和蛇比较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     (选全才给分)。
  (1)
A . 体温恒定 B . 体外受精 C . 卵生 D . 有脊椎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20字小诗《苔》。下列关于诗句中相关植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 (2)
A . “苔”喜光照环境 B . “苔”没有器官,只有组织 C . “苔花”应该是诗人认知错误了,苔藓类植物没有花 D . 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苔”比“牡丹”更高等
14、如图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D和图G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2)图E的操作成45度慢慢放下的目的是      
(3)用字母表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      
(4)显微镜的镜臂不能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15、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选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     。 (2)
A . 刺激草履虫 B . 给草履虫供氧 C . 连通两个液滴 D . 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像草履虫这样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被称为      生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共3小题)

1、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萌发率

1

0%

100%

2

40%

95%

3

70%

65%

4

100%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3)步骤Ⅲ中放了2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      
(4)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2、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⑴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 (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 (cm)

5.1

5.2

5.1

m

5.2

⑵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c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      (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      ℃。

3、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1中的      (填标号),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       (至少写出三个)。

(2)下面是孙悟的操作过程: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用自来水把口漱干净,取一根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壁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孙悟操作过程中有几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至少找出两处错误):      
(3)图2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

四、解答题(6分)(共2小题)

1、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体积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这里“适量”的含义是指什么?
2、有一支刻度有误的温度计,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5℃,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30℃,当读数温度为50℃时,这时真实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到第2章结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