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朝晖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2章结束)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共20小题)

1、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一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 .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2、某容器中装有盐水若干,老师让小科倒入质量分数1%的盐水100克以配成质量分数2%的盐水,但小科却错误的倒入100克水,老师发现后说你再将第三种盐水40克倒入水中就可得到2%的盐水了,那么第三种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
A . 2.5% B . 4.5% C . 5% D . 7%
3、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4、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 .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 . 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5、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取液弃渣 D . 装袋保存
6、下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的阶段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7、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 水和汽油 B . 糖和食盐 C . 沙子和硫酸铜 D . 氧气和氮气
8、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 D . ①②③
9、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0、下列语句中,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1、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
A . 冰水 B . 泥水 C . 氨水 D . 原油
12、20℃时,1千克水中溶解50克A物质恰好达饱和,则A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为(     )
A . 易溶 B . 可溶 C . 微溶 D . 难溶
13、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4、如图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b,且a、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 )

A . 只有a受到的浮力为零 B . a,b受到的浮力相等 C . b受到的浮力大 D . a,b塞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 . 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 . 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D .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6、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要对 20g 纯度约为 90%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以下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的是(    )

①量取 40mL 水溶解粗盐;②过滤时,滤纸有破损;③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

④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17、如图为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现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此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
18、如右图所示,装有水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在盛有水的A、B两容器中,其中A容器无盖,B容器有密封的盖子。给两容器加热,使容器内的水沸腾,则  (    )

A .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 .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C .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D .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水沸腾
19、如图所示的容器内盛有空气,活塞可左右移动且不漏气,容器中有一木球,当用力F向右推动活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球对容器的压力将增大 B . 木球对容器的压力将减小 C . 木球对容器的压力将不变 D . 无法比较木球对容器压力的大小
20、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中1、2、3三条径迹分别表示上旋球(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旋球(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转球中的哪一种 (        )

A . 上旋球、下旋球、不转球 B . 不转球、下旋球、上旋球 C . 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 D . 下旋球、不转球、上旋球

二、简答题(每格3分,共54分)(共6小题)

1、将10%食盐水倒掉一半,余下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一瓶硝酸钾溶液,上层的质量分数12%,则下层的质量分数      ;将70℃时15%硫酸铜溶液降温到20℃(无晶体析出),此时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      
2、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      ;发生地震、洪涝灾害地区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可将已通过自然沉降滤去泥沙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其处理过程为:①加入明矾、②加入漂白粉、③静置沉淀、④加热煮沸。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3、如图是实际离心式水泵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正常工作时叶轮转动的方向,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它是利用      来抽水的。水泵在启动前,须       才能正常抽水。

4、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则A液体的密度比B液体的密度      ,(填“>”“=”或“<”,下同)密度计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5、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在10月28日播送的天气预报如下: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人体舒适程度

27℃

19℃

晴朗

东北风3-4级

感觉舒适

(1)10月28日这天的27℃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左右;东北风指的是      方向吹来的风。
(2)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0月28日杭州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气压与图中      。(填“甲地”或“乙地”)相似;1个标准大气压=      帕 

6、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94

0.91

0.9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氨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      100 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向100g 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溶液体积是       mL。(保留到0.1)。

三、实验探究题(每格2分,共26分)(共3小题)

1、【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检验】为了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记处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水银柱上升直至停止,此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

步骤三: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对准所标出的位置为止,此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3

【实验分析】

(1)p1、p2、p3的大小关系是      
(2)实验的步骤三,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对准所标出的位置为止,这样操作目的是      
(3)【得出结论】通过观察      可以得出,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越      
(4)【实验反思】实验后小敏同学作了如下的反思,一定质量的气体,升温后改变了气压,那么,根据上面步骤二中的实验现象(水银往上升),可以得出: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增大气体的体积,则气压会减小,此结论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2、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N。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所示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N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GB+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N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填字母序号)。 (3)
A .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 . 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 .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 . 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3、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步骤D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最终得到NaCl晶体3.2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四、分析计算题(30题9分,31题11分,共20分)(共2小题)

1、一艘潜水艇的艇壳体积为6000m3 , 其内部水箱的容积是2000m3 , 当它在水下匀速航行时,水箱正好有一半体积的水,此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当潜水艇排完水箱中水时,潜水艇匀速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此时潜艇艇壳有多少体积露出水面?(ρ海水=1.03×103kg/m3)
2、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请问高压锅的设计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写出两点)
(2)小明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一个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出气孔(如图)。试说明小明建议的物理道理。
(3)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锅盖的面积约为450厘米2 , 出气孔的面积为12mm2 , 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2g。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此时锅盖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多大?假如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朝晖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2章结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