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2:科学测量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长度的测量(共9小题)
1、小科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记录的四次测量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 1.208m
B . 12.07dm
C . 1207.5mm
D . 120.8cm
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12.35cm、12.37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45 cm
B . 12.35 cm
C . 12.356cm
D . 12.36 cm
3、为较准确地测出一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 毫米。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l匝,则测量值将偏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 (偏大、偏小、无影响)。
4、1.76×108微米,可能是( )
A . 一本书的长度
B . 一个人的高度
C . 一座山的高度
D .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5、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10.5cm=10.5cm×10mm=105mm
B . 10.5m=10.5cm×10=105mm
C . 10.5cm=10.5×
m=0.105m
D . 10.5cm=10.5÷100cm=0.105m

6、2013年5月我市新火车站正式启用,姜老师想去观看一下新火车站与老火车站的区别何在,于是就骑着电动车从家里出发。
(1)请观察姜老师的电动车的铭牌,并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型号 |
DCZ72--01 |
前后轮中心距 |
1130 |
整车质量 |
65千克 |
最高车速 |
40千米/小时 |
续行里程 |
35 |
车轮直径 |
60 |
(2)姜老师从家里到新火车站的行车路程约18.6千米,π取3.1;则姜教师从家里到新火车的行车过程中,电动车的一个车轮约转了 圈。
7、小宁和小波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脚印长度与人的身高时,统计了整个班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身高大概是脚印长度的7倍左右。某罪犯在现场留下的脚印经过测量,它的长度是23.5厘米,则侦测人员利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该罪犯的身高大约是 。
8、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 1cm、5.50cm
B . 1cm、8.30cm
C . 1mm、8.30cm
D . 1mm、2.80cm
9、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4cm、2.14cm、2.25cm。则测量结果应取( )
A . 2.1cm
B . 2.13cm
C . 2.133cm
D . 2.14cm
二、体积的测量(共7小题)
1、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
A . 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 . 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 大于15mL
B . 小于15mL
C . 等于15mL
D . 都有可能
3、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 . 大于实际体积
B . 等于实际体积
C . 小于实际体积
D . 无法判断
4、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 . 只有②
B . 只有③
C . ②和③都是
D . 都不是
5、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 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 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6、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如图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 。
7、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矿石的体积是 ,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为什么? 。
三、温度的测量(共9小题)
1、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 . 体温计的测量精确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高
C . 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
D .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2、如图,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目的是( )
A .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 .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C .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D .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3、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 . 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 . 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 .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可以消除测量误差。
D .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并搅拌后迅速读数。
4、
(1)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B尺测得长度是 ,B尺最小刻度是 。用A尺测得长度是 。
(2)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① 且 ,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突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3)如图甲体温计的示数记为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高于普通温度计
B . 50分米的水比500毫升的水的体积小
C . 0℃的冰要比0℃的水冷
D . 测量结果是5.0厘米,末位的“0”无意义
6、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 .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 . 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 . 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
D .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7、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 方法a
B . 方法b
C . 方法c
D . a、b、c三种方法都对
8、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开始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 .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9、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4mm的刻度线对准,将该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 . 96mm
B . 100mm
C . 102mm
D . 10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