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3.1 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植物的感应性(共5小题)

1、春节上市的早笋,栽培的要点是在地面上覆盖厚50厘米的潮湿秸秆,再在上面盖一层薄膜,使地面温度保持在10℃左右,使笋不按季节节律,提前破土而出,提高了笋的价值,使笋农获取较大的利润。回答下列问题:

(1)“春笋冬卖”现象,主要是竹笋受到下列哪一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现的?    (    )

(1)
A . 气压  B . 温度 C . 水分   D . 光照
(2)上述现象说明竹笋具有的感应性现象是(    )

(2)
A . 向热性 B . 向水性 C . 向化性     D . 向光性
2、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3、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 . 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B . 凤凰木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C .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 . 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4、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下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 B .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 C . 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 D . 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一种激素
5、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A . 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B . 胚芽鞘能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是否存在 C . 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D . 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二、植物激素作用(共5小题)

1、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       .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      

(3)这一实验是荷兰科学家       最先进行的。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       ,理由是      

2、对一些难以生根的林木枝条,在扦插时用       处理,可促进其生根.
A . 高浓度的人工合成的生长素 B . 适当浓度的人工合成的生长素 C . 含磷的化肥 D . 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
3、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 . 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C . 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 . 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4、某同学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通过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测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格数据能说明(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弯曲角度(°)

0

2.85

5.76

9.24

13.01

13.02

9.72

5.13

A .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B . 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它激素无关 C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 . 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
5、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三、植物生长素及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共5小题)

1、

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l.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2、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9-J-2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 .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 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 .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3、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 . 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 C . 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 D . 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4、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5、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9-J-5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3.1 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