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1 能量及其形式 3.2 机械能培优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

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翘翘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     )

A . 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 . 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 . 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D . 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
2、某同学将同一小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按如图两种方法抛掷小球。甲图是竖直上抛,乙图是以一定的角度斜抛小球。忽略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球到达的水平高度等于乙图中小球的水平高度。 B . 甲图中小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于乙图中小球的速度 C . 如果乙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突然不受重力,该小球将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 . 若将两球的质量增大,则两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都将比原来的大
3、如图所示,甲、乙和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在离地同一高度处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将三个球分别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水平抛出。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则( )

A . 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大于其他两个球 B . 抛出后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再减小 C . 第一次落地时甲球的动能最大,丙球的动能最小 D . 落地后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球的高度相同
4、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则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5、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   )

A . 从O点至B点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 . 从B点至C点只有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 . 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D . 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6、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对于0到t3这一过程中,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 B . 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 . 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D . 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 B .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小,从B到C所受合力不变 C . 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 D . 物体在B点动能最大
8、跳板跳水的第一阶段:运动员发力下压踏板,人随踏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第二阶段:踏板反弹将运动员送至空中;第三阶段:运动员在空中做出动作并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有关运动员在各阶段运动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一阶段,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 第二阶段,所受弹力一直增大 C . 第三阶段,始终受2个力作用 D . 整个跳水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在改变
9、如图是投篮练习的动作分解图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篮球离手后,人对篮球没有做功 B . 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大 C . 篮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速度一直变小 D . 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10、在无风的环境中雨滴的降落可简化为两个过程,先加速竖直降落,后匀速竖直降落。雨滴(忽略质量变化)在( )
A . 加速降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B . 加速降落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C . 匀速降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成内能 D . 匀速降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保持不变 B . 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C . 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D . 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2g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

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

(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      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 

(2)为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      ,防止打滑。

2、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留下圆班说明皮球下常到纸面上时发生了      ,此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还能知道,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      (选填“A”或“B”),由此可间接知道;重力势能大小与      有关。

3、下面是瑞瑞同学在体育练习中的一些片段,请你利用帮助瑞瑞同学解答有关问题。

(1)在练习实心球时,瑞瑞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瑞瑞投出了9.6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m。则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做的功为       J (不计空气阻力) 。
(2)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瑞瑞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3)他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他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      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如图所示,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橡皮筋和细绳,悬挂于等高的悬点上,两端各系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现将细绳和橡皮筋拉至水平(此时橡皮筋为原长)后静止释放小球,当两球摆到最低点时,橡皮筋的长度变为和绳子的长度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和细绳的形变,请比较此时两球重力势能EA       EB , 速度VA        VB

5、健腹轮是一种健身器材,使用时可将膝盖跪在垫上,双手紧握健腹轮手柄,向前推动健腹轮至身体水平于地面,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如图所示。

(1)图甲所示,身重为500牛的人身体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身体重心平均下降30厘米,重力所做的功为      焦。
(2)在身体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轮内的弹性钢圈因形变而绕紧,在从状态2恢复到状态1时,绕紧的钢圈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让人体自动回弹。图乙是两种弹性钢圈使用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变化图,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在健腹轮中安装       (填“A”或“B”)型钢圈将使产品具有更强的自动回弹功能。
6、如图两个相同实心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分别沿着甲、乙两个光滑的弧槽运动,两弧槽弧形相同,弧长相等。甲图中小球从A点到达B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      。小球通过甲弧槽的时间      小球通过乙弧槽的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  2020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5号B型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图为起飞阶段加速上升的火箭,该过程中,内部的新型返回舱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整体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如图,摆球从A点向下摆动,在由A到B的过程中,摆球在      点的动能最大,如果没有摩擦,则摆球的机械能将会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将摆球换成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细沙匀速流出且不计阻力,如下右图所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时,小明想: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若小球材质和斜面倾角不同,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会相同吗?
(1)图甲是用挡板控制大小不同的两个小球在斜面上起始位置的两种方案,小明实验时选择A方案而不能选择B方案的原因是      

(2)小明选择大钢球、小钢球、木球以及可调整倾角的斜面进行实验。分别让球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利用测速仪测出球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如表所示。

斜面倾角

速度(米/秒)

球的类别

10°

20°

30°

40°

50°

60°

大钢球

2.67

2.67

2.67

2.75

2.88

2.97

小钢球

2.67

2.67

2.67

2.75

2.88

2.97

木球

2.67

2.67

2.67

2.67

2.74

2.89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要使球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与球是钢质或木质无关,则斜面倾角不可能是      

(2)
A . 15° B . 25° C . 35° D . 45°
(3)小明利用图乙装置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通过观察球撞击相同塑料软片的数目来比较球的动能大小(图中未画出固定塑料软片的装置)。老师指出此装置不适合体积不同的两个球做实验,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1 能量及其形式 3.2 机械能培优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