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1)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下列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3、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
A . 63 B . 89 C . 152 D . 215
4、国家大剧院玻璃外墙采用了“纳米自洁玻璃”,即让玻璃穿上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外套,从而使玻璃具有自洁、消毒、杀菌等功能。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2 C . -4 D . +4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电子数 B . 中子数 C . 最外层电子数 D . 质子数
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B . 氢气 + 氧水 C . 锌 + 稀硫酸 硫酸锌 + 氢气 D . 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 水
7、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9、下列关于原子核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般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 . 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 一般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 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1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 注射器内有液体 B .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1、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该小组为正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下列论点 不 应成为本方论据的是:( )
A . 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 . 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 . 限制“三废”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 . 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消耗的燃料越来越多
12、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 C .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D . 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13、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
A .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 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 .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 .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 .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 .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下列措施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 . 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 B . 增加通过导体的电量 C . 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 D . 将导体拉细拉长
16、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过程中,(    )

A . 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B . 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C . 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D . 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17、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两灯均不亮,同时闭合开关S和Sl时,灯L1亮,L2不亮,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 . 灯L1断路 B . 灯L2断路 C . 灯L1短路 D . 灯L2短路
18、在右图中,关于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B .   a、b都为电流表  C . 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D . a、b均为电压表
19、对下列各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 条形磁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 B . 奥斯特实验:通电时小磁针的S极转向纸内 C .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D . 地磁场N极与地理北极基本一致
20、小黄同学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可知:(   )

A . 实验装置右侧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 B . 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C . 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 . 实验装置右侧产生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4分)(共5小题)

1、国家质检总局曾对学生用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9种产品(如固体胶、液体胶水、修正液等)甲醛超标。甲醛(CH2O)是一种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化学物质,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甲醛的式量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将下列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各填一个序号)

① Mg2+   ② H2O     ③ 2CO    ④      ⑤ 2H+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
3、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闭合开关后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如果此时移走小磁针,该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4、某市初中生综合素养考评中,科学实验操作考评有下列四个考题:①粗盐的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③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评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杨阳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可知,杨阳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2)以下是杨阳同学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2分,满分10分,杨阳同学可得      分;请找出并说明他其中的一个失分操作:      

5、如图甲是小敏连接的一个电路,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的电流;
(2)电流表的示数是      A;
(3)要测量此电路中电阻R1或R2的阻值,至少还需要一种仪器,以下可被选用的是_______。(填序号) (3)
A . 未知阻值电阻 B . 开关 C . 电流表 D . 电压表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共3小题)

1、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③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实验时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实验结论】根据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某小组的同学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这是一种巧合吗?于是同学们想利用其他小组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论证,并提出了以下两种收

集数据的方案:

方案一:收集电阻值均为10Ω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方案二:收集电阻值不同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你认为方案      更合理。

2、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  (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      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      
(3)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____________。 (3)
A . 玻璃棒 B . 酒精灯 C . 天平 D . 烧杯 E . 漏斗
3、小张在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实验时,器材有:6伏蓄电池、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 1. 5A)、开关各一个,导电性能较差的镍铬合金线MN(电阻较大),刻度尺一把,导线若干。

(1)右图是实验时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请完成电路的连接。
(2)在实验中小张同学记录了下表一组实验数据,请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长度的关系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表两端间镍铬合金线的长度(厘米)

10

20

30

40

50

电压表的读数(伏特)

0.2

0.4

0.6

0.8

1.0

而小张认为由这些实验数据就可以得到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为他说明理由       。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有3题,共18分)(共3小题)

1、小明在观看了宾馆等处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后,自己设计了一只“火灾报警器”。该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5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小明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Ω

36.0

18.0

12.0

9.0

 

6.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试填写表格空格处的电阻      
(2)按小明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与      (“上方”或“下方” )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3)闭合电键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2、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66克10%的盐酸。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乙图实验装置中的       。(填字母)
(2)请计算利用该“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流表A的示数为I,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 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I图线和U2—I图线,如图乙所示。

(1)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U1      (选填“减小”或“增大”)
(2)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Q点相交,此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Ω;
(3)请根据图像求电源电压U  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