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9小题)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 含羞草、真菌、水 B . 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 . 猫、蘑菇、细菌 D . 蝴蝶、小鸟、钟乳石
2、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3、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

A . 粗准焦螺旋 B . 细准焦螺旋 C . 物镜 D . 反光镜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  )

A . 目镜10x,物镜10x  B . 目镜10x,物镜20x C . 目镜10x,物镜40x D . 目镜10x,物镜4x
5、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正好遇上阴天,应选择(  )

A . 小光圈 凹面镜 B . 大光圈 平面镜 C . 大光圈 凹面镜  D . 小光圈 平面镜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B . C . 温度 D . 湿度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 . 遗传和变异 B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长和繁殖
8、我国在2010年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属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中哪种方法?(  )

 

A . 测量 B . 观察 C . 实验 D . 调查
9、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载物台 D . 镜筒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1、泉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盐度
12、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 . 温度 B . 湿度 C . 食物 D . 光照
13、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不可能在(  )

A . 物镜上 B . 目镜上 C . 装片上 D . 反光镜上
14、据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每天都在减少,你认为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

A . 人口数量的剧增 B . 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 C .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D .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1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分别种了同样的豌豆100

粒,并设计如下表实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你认为应作出的修正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空气

A

向阳

20℃

充足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充足

A . 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B . 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 C . 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 .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16、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

①对光  ②观察  ③整理和存放  ④安放装片.

A . ①②④③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④②③ D . ④①②③
1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B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C . 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 . 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18、显微镜的构造中可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A . 遮光器和反光镜 B . 转换器和遮光器 C .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D . 通光孔和反光镜
19、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②﹣①﹣④
20、王刚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使用10×物镜时,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排细胞共有8个,当他换用40×的物镜时(目镜不变),可以看到这排多少个细胞(  )

A . 8个 B . 4个 C . 32个 D . 2个
2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 .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相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不同 D . 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2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先用高倍镜观察,后转为低倍镜观察,他观察到的结果是(  )

A . 物象变小,细胞个数变多,视野变亮 B . 物象变大,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 C . 物象变小,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 D . 物象变大,细胞个数变多,视野变亮
2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4、若要将位于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

A . 右下方 B . 左下方 C . 右上方 D . 左上方
25、小刚将写有字母“pd”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象是(  )

A . pd B . qd C . bd D . dp
26、下列哪项能说明牡丹是生物(  )

A . 牡丹可供人观赏 B . 牡丹花很美 C . 牡丹能开花结籽 D . 牡丹长有绿叶
27、显微镜的目镜是75×,要想物象为物体的900倍,应选用的物镜是(  )

A . B . 10× C . 12× D . 15×
28、下列成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B .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C .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D .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29、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分别是                  、和稳定的      供给.

2、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2)
A . 瓶子的大小 B . 细菌的有无 C . 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4)
A . 巴氏消毒法 B . 腌制法 C . 脱水法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键是(  )  

(5)
A . 运气好 B . 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 . 观察时认真 D . 实验用具好看.
3、

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如图1)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2)在显微镜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是[      ]      和[      ]      

(3)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切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请问黑点在      上.

(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看到的物像如图2中①所示,若要观察的物像达到图2中②所示效果,他应将装片向      移动.

(5)在观察中物镜由10×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是      .这时,你应该调节            ,使视野明暗适宜.

(6)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图3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哪一组镜头(  )

(6)
A . 甲和丙 B . 乙和丁 C . 乙和丙 D . 甲和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