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1、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

A . 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 . 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 . 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 . 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2、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像伽利略等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A .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B .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 .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 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3、太阳中心到银河系的中心约3万光年,那么光年是指( )
A . 长度单位 B . 时间单位 C . 质量单位 D . 面积单位
4、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 . 不能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吸取别的液体。 C . 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水浇灭 D . 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
5、下列有关单位的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 2.5cm=2.5cm×10mm=250mm B . 22分米3=2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C . 3.8米=3.8×1000=3800毫米 D . 0.656升=0.656×1000毫升=656毫升
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12.35cm、12.37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45 cm B . 12.35 cm C . 12.356cm D . 12.36 cm
7、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2℃ B . 小明的课桌高约为80dm C . 一个教室内空气体积约为200m3 D . 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70mm
8、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 . 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C . 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D . 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9、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
A . 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 . 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10、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读取体积 C . 点燃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12、下表所列出的是某同学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其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猜想”步骤的是( )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呢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 . 步骤1 B . 步骤2 C . 步骤3 D . 步骤4
13、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 大于15mL B . 小于15mL C . 等于15mL D . 都有可能
14、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小 B .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 C . 一支量筒内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 D .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0.05毫米
15、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 . 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 . 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 .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可以消除测量误差。 D .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并搅拌后迅速读数。
16、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晒伤程度。

小英

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晒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 . 小玲 B . 小敏 C . 小英 D . 小红
17、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材料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 米。那么2×107 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 . 乒乓球的半径 B . 一元硬币的厚度 C . 一支铅笔的长度 D . 地球的半径
18、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 . 小李: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B . 小金:用刻度尺测得科学课本的宽度是16.75厘米,准确值是0.167米。 C . 小洁: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不能用手将量筒举起。 D . 小王: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不能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19、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若用此温度计测量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 . 16℃ B . 18℃ C . 20℃ D . 24℃
20、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实验:①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 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B . 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C . 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D . 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41分)(共8小题)

1、小明在科学上有一个毛病,测量值总是忘单位。请帮小明在下列数值后填上适当的单位(请用有关符号表示)。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      
(2)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0.2      
(3)一盒优酸乳饮料的体积是245      
(4)一瓶色拉油的体积为4.5      
(5)篮球中锋姚明身高是226      
(6)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      
2、取用固体块状药品通常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在实验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通常取      mL, 取用50毫升盐水需用的仪器为      
3、          
(1)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B尺测得长度是      ,B尺最小刻度是      。用A尺测得长度是      

(2)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①            ,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突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3)如图甲体温计的示数记为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4、为较准确地测出一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      毫米。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l匝,则测量值将偏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      (偏大、偏小、无影响)。

5、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加热时使用酒精灯      焰。
6、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      (填“甲”或“乙”)。
(3)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4)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5)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量筒的量程是      .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7、小科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适量的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右图是小科同学测量水温时的情况,请指出他操作上的两个错误:            
(2)改正错误后,他记录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室温大约为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分钟。

(3)下面是小科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8、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2)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      
(6)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3分)(共6小题)

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华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3

0

24

0

(1)跟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      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实验甲和      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      个变量。
(5)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2、科学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具有一些基本要素,如: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等。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如图)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答:      

(1)
A . 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B . 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C . 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提出假设: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运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      (写出一条即可)。
(3)设计研究方案: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答:      。 (3)
A .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B .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 .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4)实施方案:在进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报告与交流:为探究微量元素铁、锌对白玉蜗牛(如图)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白玉蜗牛并分成三组,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喂养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平均体重(克/只)

一段时间后平均体重(克/只)

增重(%)

普通饲料

10

25

31.4

25.6%

普通饲料+铁

10

25

32.4

29.6%

普通饲料+锌

10

25

36.5

46.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选取各一只白玉蜗牛做实验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答:      。为什么?答:      

3、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

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将      
(2)伽利略温度计的刻度值是      。 (2)
A . 上大下小 B . 上小下大 C . A、B都有可能
(3)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是利用气体的      性质原理工作的。
(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答:      。(写出一点即可)
4、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为了探究鲜草莓在低温下能否延长保鲜时间,某学校兴趣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一个草莓园里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其他环境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50个

4℃

相同

2天

草莓50个

常温

2天

46个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      
(3)设置乙组的目的是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小明想探究小球滚上斜面的最大高度与斜面倾角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将两个斜面AO与OB对接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让质量为5克的小球,在斜面AO上高H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测量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h,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变斜面OB的倾角θ,重复实验;

②用质量为7克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

/克

小球在斜面AO上释放高度H/厘米

斜面OB的倾角θ

小球在斜面OB上的最大高度/厘米

1

5

10

40

9.0

2

30

8.6

3

20

8.0

4

7

10

40

9.0

5

30

8.6

6

20

8.0

(1)比较实验1、2、3(或4、5、6),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      有关。
(2)比较实验      (选择序号),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无关。
(3)如果斜面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OB能达到的量大高度是      厘米。
6、小剑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候能吹出泡泡,有时候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记录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的直径mm

3

5

10

20

30

泡泡产生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请你根据小剑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      
(2)请你另外提出两种猜想,说明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①      ;②      
(3)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提出的其中一种猜想:      

四、分析计算题(共6分)(共1小题)

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2)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