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培优)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   B .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ρ的液体.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 , 体积分别为VA、VB , 密度分别为ρA、ρB . (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ρA>ρB>ρ),则( )
A . 若VA=VB , 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B . 若VA=VB , 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A:ρB C . 若mA=mB , 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D . 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B:ρ
3、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 B .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36N C .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 D . 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4、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 D . ①②③
5、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即g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浮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 . 船受到的浮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 . 船受到的浮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D . 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6、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其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t0<t1<t2)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t0

t1

t2

硝酸钾溶解度/克

31.6

44

60

氯化铵溶解度/克

37.6

40

41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M是硝酸钾 B . 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 . 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 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7、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 . 一定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B . 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D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8、下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在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5

A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B . a、c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C . 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 d点时的溶剂质量大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10、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 . B . 酒精 C . 汽油 D .
11、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 . 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 . 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 D . 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12、在下列所列举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 . 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海巡船 B . 缓缓上升的热气球 C . 太空中运行的空间飞行器 D . 元宵夜放飞的“孔明灯”
13、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并不融合。将一实心铅块(铅的密度是11.3g/cm3)轻轻放入该烧杯中,图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的图是( )

A . B . C . D .
1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体积是6cm3、密度是0.6g/c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B . 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C . 将木块取出后,甲、乙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相等 D . 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且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
15、物理小组制作的一个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进水)或向烧瓶中吹气(排水),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悬浮状态时,若向胶管A吹气,烧瓶将( )

A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B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D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2)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克。

(3)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2、如图甲所示,弹簧秤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缓慢放水,此过程中合金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       的放水时间合金块刚好完全离开水面,合金块的重力为      N,此过程中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

3、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4、废电池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废电池内的黑色物质含有碳、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氯化铵浓溶液可用于去除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要回收和利用废电池内的氯化铵,进行如下实验:

物质温度/℃

20

40

60

80

氯化铵/g

37.2

45.8

55.2

65.6

(1)操作②的名称是      
(2)小新同学欲配置4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根据溶解度表可知:4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克氯化铵。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氯化铵溶液,可行的方法是      (写出其中一种)。
5、小聪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

(1)选择器材a、c、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
(2)选择器材a、d、e、f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      有关。
(3)选择器材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4)小聪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 (4)
A . 比值法 B . 等效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估算法
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      (填序号)环节构成的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3)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3)
A . 地表径流 B . 蒸发和降水 C . 地下径流 D . 下渗和蒸腾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G 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N)

排开液体体积 V 排(cm3)

水(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      N,第一次试验中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F 浮=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和 3(或 4、5 和 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㛑越大。
(3)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      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 其目的是    (填字母)。 (4)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为 1.5N 的物体,如甲图所示;他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0.5N,他就在 0.5N 处标上 1.0g/cm3 的字样;当他把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      N 处标上 0.8g/cm3 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如甲图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量密度的密度秤。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三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请回答:

(1)
  1. 甲试管中是       ,乙试管中是       ,丙试管中是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则三支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       ,乙中       ,丙中       。

(3)这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       。

2、一个均匀实心物体与弹簧(弹簧所受重力和浮力均不计)的末端相连,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ρ1与液体的密度ρ2 之间的关系,对弹簧长度L与原长L0的关系作出判断,请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3、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10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

(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4、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 g、30 g、30 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A .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 溶液质量:甲>乙 D .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5、下表为硫酸密度与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250cm3 , 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2/15的体积露出液面。

(1)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培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