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3.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第2课时)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6小题)
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及细铁丝(使细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四只烧瓶中细铁丝的质量均相同),然后装配成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每隔0.5h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单位:cm),结果如表中所示:
烧瓶号 | 时间/h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A | 干燥的细铁丝 | 0 | 0 | 0 | 0 | 0 | 0 | 0 |
B | 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 | 0 | 0.4 | 1.2 | 3.4 | 5.6 | 7.6 | 9.8 |
C | 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 0 | 0 | 0 | 0.3 | 0.8 | 2.0 | 3.5 |
D | 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 | 0 | 0 | 0 | 0 | 0 | 0 | 0 |
请回答:
二、能力提升(共3小题)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填序号)。
①Al3+②Al3+、Fe2+③Al3+、Fe3+
④Fe2+、Cu2+⑤Al3+、Fe2+、Cu2+
三、拓展创新(共3小题)
有以下说法:①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过滤;②试剂b只能是铁粉;③试剂a是稀硫酸;④铁元素在整个流程中都以Fe2+存在。其中错误的是( )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 。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则式中X的化学式为 。
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 (选填“好”或“不好”),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