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第2课时)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7小题)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绿叶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 )
A . 根
B . 芽
C . 叶
D . 茎
2、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
A . 木质部
B . 树皮
C . 韧皮部
D . 形成层
3、如图所示是植物茎中的两种输导组织,其中甲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 )
A . 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B . 导管 运输有机物
C . 筛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D . 筛管 运输有机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 . 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是根毛细胞→根毛区导管→根导管→茎叶导管
C . 大多数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所以能够逐年加粗
D . 掐断的植物茎上表面会从筛管渗出很多汁液
5、有一些植物的根或茎发生了变态,具有了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以下植物的茎没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是( )
A . 荷花
B . 洋葱
C . 土豆
D . 胡萝卜
6、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 )
A . 树皮
B . 韧皮部
C . 木质部
D . 形成层
7、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的茎都能增粗,例如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是分散在 中的,维管束没有 ,故茎无法增大。
二、能力提升(共5小题)
1、取一小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释红墨水中,并在阳光下光照几小时,再将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横切,其横切面如图所示,在图中出现红色的部位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树洞画女孩王月创作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 全部韧皮部
B . 部分韧皮部
C . 全部木质部
D . 部分木质部
3、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有 结构,将木本植物的茎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上半段树皮伤口处会长瘤子,原因是有机养料向下运输的 受阻。
4、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5、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
步骤一 |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
步骤二 |
⑴ |
设置对照实验 |
步骤三 |
⑵ |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扰 |
步骤四 |
⑶几天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步骤五 |
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