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4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A . B . C . D .
2、在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能的做法是( )
A . 同种植物种得稀疏 B . 同种植物种得紧密 C . 几种植物种得紧密 D . 高矮植物套种并合理搭配
3、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体 B . 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素 C . 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D . 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4、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 .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 . 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 .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5、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 B . 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 C . 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 D . 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6、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
A . 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 . 没有及时浇水 C . 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 D . 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
7、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无色液体的作用是( )
A . 抗呼吸作用 B . 抗蒸腾作用 C . 增强光合作用 D . 增强蒸腾作用
8、如果把绿叶比喻成“绿色工厂”,那么它的“车间”和“机器”分别是( )
A . 叶肉细胞和叶绿体 B . 叶绿体和叶肉细胞 C . 叶肉细胞和叶绿素 D . 保卫细胞和叶绿体
9、新疆的西瓜和葡萄都很甜,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 . 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光合作用旺盛,糖类积累得多 B . 晚上气温低,呼吸作用微弱,有机物分解得少 C .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D . 是独特的气候造就了甜美的新疆瓜果
10、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水蒸气 D . 氮气
11、小彭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请教有经验的果农后得知,可以在开花较多的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小彭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的枣确实比较甜。所以她一高兴,把他们家枣树的树干进行环切树皮,结果没两年他们家枣树就死了。请问小彭家枣树死亡的原因是( )
A . 树干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叶子,导致枣树死亡 B . 树干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导致枣树死亡 C . 树干环切树皮后破坏形成层,导致枣树死亡 D . 树干环切树皮后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枣树死亡
12、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 . 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 B . 根尖根毛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 C . 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 .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13、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 )
A . 空气湿度 B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C . 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 D . 光照强度和温度
14、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做如下处理: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A . 丁→丙→乙→甲  B . 甲→乙→丙→丁 C . 丁→乙→甲→丙  D . 甲→丁→乙→丙
15、如图所示,图甲、乙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图丙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强度变化过程。如图甲和乙,由漏斗向装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图丙的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所以图丙中曲线ab上升 B . 图甲装置中种子萌发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图乙装置,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 C . 曲线bd不变化,是因为种子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和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的 D . 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共6小题)

1、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      根、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2、根尖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分裂能力最强的是      
3、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如果要使植物的茎杆健壮,应多施一些含      的无机盐;如果要使植物的枝叶生长得茂盛,应多施一些含      的无机盐。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叫做      
4、如图所示,对一植物的侧枝枝条树皮进行环割处理,一段时间后该枝条的切口处出现一个瘤状物,该瘤状物的形成是由于      堆积引起的,瘤状物在切口的      方(选填“上”或“下”)。

_x0000_i1033

5、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      (选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_x0000_i1034

(1)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填气体名称)。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      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8分)(共4小题)

1、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图甲。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乙。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_x0000_i1035

(1)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绿体呈绿色是因为含有      
(2)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关闭,引起      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      ,要证明番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      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      (选填“不移动”“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
(4)图乙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      
2、图甲、图乙是小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_x0000_i1036

(1)该实验将带叶枝条的下端浸到红墨水中,并将其放在温暖、向阳的地方(图甲),一段时间后,当看到      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
(2)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乙所示的图像,你会发现图乙中数字③所示的结构      被染成了红色。
(3)此实验说明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是通过      由下往上运输的。
(4)图中数字②表示的结构是      ,请你写出它具有的作用:      
3、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_x0000_i1037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甲中的[      ]      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甲中[      ]      的效率。
(3)当图乙中光照强度在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4)请将图丙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填序号)。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14段,分成A、B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组质量相等)。将A、B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150g水中(如图:其中A正立,B倒置;水用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15℃左右的环境中。约14.5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别青菜茎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现,取出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见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

_x0000_i1038

组别

A

B

实验前青菜茎质量

66g

66g

实验后青菜茎质量

80g

78g

实验前袋内水质量

150g

150g

实验后袋内水质量

137g

137g

(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      (选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若在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组叶片暴露于空气中,B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选填“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B组袋内的水比A组少”或“A、B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4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