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返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共15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 . 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 . 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 . 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2、下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 雷雨时在大树下躲雨
B . 在高压线下钓鱼
C . 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 .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3、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手工刺绣
B . 西瓜切块
C . 露天烧烤
D . 冰冻凉粉
4、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明锂电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锂的元素符号是( )
A . La
B . Li
C . Al
D . Be
5、居家防疫期间跑步机深受青睐,其核心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实验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6、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 )
A . 二氧化氮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7、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范围,显碱性的是( )
A . 葡萄汁(3.5~4.5)
B . 鸡蛋清(7.6~8.0)
C . 纯牛奶(6.3~6.6)
D . 苹果汁(2.9~3.3)
8、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 . 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 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 .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9、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 . 铷的中子数为37
C . 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10、小科在课外兴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 . “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C . 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 . “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
11、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2H②Mg③Mg2+④H2O2
A . ①表示两个氢分子
B . 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2、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 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 . 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 . 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 . 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13、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对比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 . 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 . 对比实验Ⅰ、Ⅳ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 对比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90 | 10 | 3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19 | 10 | x |
A . x=102
B . 丁一定是化合物
C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4:9
15、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和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100g混合,反应后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则溶液呈( )
A . 红色
B . 蓝色
C . 紫色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代表三种原子的原子核,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有 个质子,所以它们属于同种 ,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氢的 。
2、图甲所示是一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电原理如图乙所示,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 ,受电线圈靠近送电线圈时就会产生 ,给智能手机充电。
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 。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1)造成植物“烧苗”的原因是一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2)须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 。
5、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 和肺构成;
(2)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
(3)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 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 作用进行交换。
6、室温时,向滴加了无色酚酞的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
(2)ob段实验的现象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格2分,共28分)(共4小题)
1、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图甲实验中小明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
(3)小明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1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八年级下册的重点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 。
(3)用双氧水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B与 (填字母)组合。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
3、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
(3)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 (选填“能”或“不能”)。
(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 。
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 ;
(2)乙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对比,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 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3)实验丙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第26题4分,第27-28题各6分,第29-30题各8分,共32分)(共5小题)
1、小明观察到学校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如图所示,平时灯是熄灭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36V”的灯泡就会正常发光,请你简要分析应急灯的工作原理。
2、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请计算:
(1)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丙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3)178g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3、 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西昌再次发生森林大火,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该起火灾也造成了19名地方扑火人员牺牲。为了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当学会燃烧与灭火,预防火灾发生。
(1)消防员携带鼓风式森林灭火器(如图)进山灭火,该灭火器通过内置柴油发动机使鼓风机扇片高速转动,喷出十二级强风,这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破坏了燃烧三要素中 。

(2)家庭用火不慎也易导致火灾,若油锅起火,用锅盖盖住的灭火原理是 。
(3)为避免火灾发生,在林场等场所要贴警示标志。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放易燃物”的是 。
4、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 (结构)进出叶片。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代表酒精。
(4)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3)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