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
A . 蚯蚓 B . 浮萍 C . 毛竹 D . 荷花
2、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
A . 缠绕茎 B . 匍匐茎 C . 攀援茎 D . 直立茎
3、以下对动物及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鱼的体形呈纺锤形——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 . 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 . 鸟类的骨大多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 . 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
4、蒲公英、丝瓜、草莓的茎分别是( )
A . 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 B . 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 C . 攀援茎、匍匐茎、攀援茎 D . 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
5、珊瑚虫大多营群居生活,在它体内生活的还有藻类植物,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域,则与之相关的生命活动是( )
A . 取食 B . 呼吸 C . 繁殖 D . 生长
6、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 人到高原会出现高原反应,甚至呕吐 B . 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C . 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状 D . 经常遭受暴风袭击的岛屿上的昆虫大部分是无翅的
8、以下有关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能借助风力传播到远方 B .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与其进食植物的习性相适应 C . 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空中飞行 D .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减少行走时所发出的声音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 . 需要营养 B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能生长和繁殖 D . 能进行呼吸
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AlphaGo机器人下棋 B .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 .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11、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概述中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2、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雷鸟冬天换上以白色为主的羽毛,以逃避敌害。有一年,冬季天气特别暖和,迟迟不下雪,结果雷鸟减少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为( )

①警戒色  ②拟态  ③保护色

④适应  ⑤适应的相对性

A . ①④ B . ①⑤ C . ③⑤ D . ②③
13、下列是我们日常吃的几种蔬菜,其中不属于植物的果实的是( )
A . 黄瓜 B . 萝卜 C . 茄子 D . 西红柿
14、在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物种一般不会自行灭绝,其原因是生物( )
A . 能不断吸收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C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能生长和繁殖
15、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

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16、已知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某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播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阴暗处

0℃

充足

A . 两个花盆温度都应当是20℃ B . 两个花盆都应当不浇水 C . 两个花盆温度都应当是0℃ D . 两个花盆都应在向阳处
17、“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     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A . 温度、水分 B . 水分、日照 C . 日照、温度 D . 温度、土壤
18、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病原体。下列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 . 由有机物组成 B . 具有细胞结构 C . 能在动物体内繁殖 D . 能使人体患病
19、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的白熊毛色纯白;生活在热带的树蛙有很醒目的暗棕色,带蓝色斑点;钩线青尺蛾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伪装成嫩芽。这四种现象分别是( )
A . 保护色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B .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C . 拟态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D .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20、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
A . 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 . 生长的特征 C .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 . 进化的特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共3小题)

1、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      环境的表现;落叶现象是植物适应      环境的表现。在日本的玩具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宠物鸡,把它买回家后必须定时给它“喂食”,给它“喝水”,陪它玩,也要给它搞卫生,否则它不能正常生长,会生病,会吵闹,甚至会死去。根据上述叙述,请你判断,这种电子宠物鸡属于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你判断的理由是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南宋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藏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从科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的特征。
(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      现象。
(4)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再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3、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来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炎热缺水的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的时候才会出汗,这是对沙漠      的适应。
(2)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这是对在      生活的适应。
(3)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到60mm,这是对      的环境的适应。
(4)旗形树,其树冠像一面旗帜,这是对自然环境中      的适应。

以上事实都说明生活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      是普遍存在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共4小题)

1、某课外科学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发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1号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号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号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号

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5号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6号

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

(1)该实验      花盆组合可用来研究光照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2、鲜花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于是,如何让鲜花保鲜便成为喜爱鲜花的人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究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的条件,小亮提出种种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A和B。

②在A和B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A中加入2颗维生素E,搅拌使之溶解。

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一枝同样的鲜花(如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12h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

(1)他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      
(2)他准备B组的作用是      
3、晓丽为研究“影响蜂蜜黏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淌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晓丽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      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4、近年来,某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作出假设: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和B培养皿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34%。

(3)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      
(4)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      
(5)根据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