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牛顿第一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C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小球可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从C点摆到最高点A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
A . 保持静止
B . 继续来回摆动
C . 作匀速直线运动
D . 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悬挂的拉手突然向后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突然加速运动
B . 汽车突然减速运动
C . 汽车做匀速运动
D . 汽车的运动不能确定
3、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司机踩刹车后,车子缓缓停止,停下来的原因( )
A . 阻力大于惯性力
B . 惯性越来越小
C . 阻力越来越大
D . 受到阻力作用
4、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 .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5、快递自动分拣系统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如图是快件在水平分拣线传动面上分拣时情形,下列对快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受到分拣线传动面的摩擦力
B . 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 对传动面的压力与传动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碰到导流板就会斜向运动,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6、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 .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 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 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7、将静电球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未通电时,多只锡碗叠放在静电球上(图甲),通电后,锡碗依次向上飞起(图乙),最后落到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静止的锡碗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图乙中,以空中的锡碗为参照物,静电球是运动的
C . 图甲中,锡碗受到自身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 . 图乙中,锡碗能飞起来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8、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跳得最远
B .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跳得最远
C .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垂直跳,跳得最远
D . 朝各个方向跳,跳得都一样远
9、如图所示是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B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 .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由0逐渐变大
D .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人用力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未动,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
C . 书本静止在水平课桌上,书本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11、在一根结实的细绳下端拴一个小球,绳子上端固定在悬挂点0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况是( )
A . 斜向上运动
B . 斜向下运动
C . 水平向左运动
D . 竖直向下运动
12、如图为武大靖在2018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比赛中夺冠的情景,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他踮起脚后跟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强变大
B . 他到达终点后,必须不断用力才能滑行一段距离
C . 他在直道滑行过程中,必须不断用力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他用力向后蹬冰面人就快速向前,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如图所示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使一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最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
B . 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距离最长,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C . 三次实验中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快
D . 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将永远运动下去且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14、在火车里的光滑桌面上放着一小钢球,当车突然起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钢球相对于桌面将向车行的方向滚动
B . 小钢球相对于桌面将静止
C . 小钢球相对于铁轨将向车行相反方向滚动
D . 小钢球相对于铁轨将静止
15、如图所示,小球从M点静止释放,运动到N点时,假设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接下来的运动路线是( )
A . a路线
B . b路线
C . c路线
D . d路线
16、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 .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 . 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开始下滑
17、下列说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 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 . 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 . 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 . 前方学校,请减速慢行
1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B . 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
D .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19、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站着的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而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没有抓住拉环的乘客的示意图。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A .
B .
C .
D .




20、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所示。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 . 甲、丙
B . 甲、丁
C . 乙、丙
D . 乙、丁
21、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若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不考虑空气阻力)( )
A . 立刻下落
B . 静止
C . 继续上升
D . 先上升后下落
22、如图是掷铅球的场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铅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高度不断减小
B . 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 . 铅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D . 铅球落到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小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若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 )
A . 若m1>m2 , 则一定相碰
B . 若m1<m2 , 则一定相碰
C . 不论m1和m2的大小关系如何,两球一定相碰
D . 不论m1和m2的大小关系如何,两球一定不相碰
24、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进行验证
B .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 . 牛顿第一定律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因此它也叫惯性定律
D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被细绳栓着的小球在足够大的水平冰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为v,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某时刻细绳断了,一段时间后小球出现在P点,速度为v’。(不计任何阻力)
(1)v’ v(选填“>”、“=”或“<”)
(2)当小球匀速转动时,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为了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批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正确认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3)
A .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B . 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是一个事实
C .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D . 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小徐用细绳拉动木块。
(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 。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4、我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 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否则将处以相应的处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相撞,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 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
(2)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故要求司机和乘客均需系好安全带,以对人体起到缓冲的 作用。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3)乙图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气囊被压扁了,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5、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投下救灾物资。请分析救灾物资离开飞机后的运动状态:
(1)救灾物资由于 ,离开飞机后仍能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2)救灾物资由于 往下下落。
(3)救灾物资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离开飞机后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为下图中的 。
6、“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 。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右图一辆运动的小车,某一瞬间车内杯中水面发生了如图的变化,请分析小车在此时可能的运动情况,并对现象的发生作出解释。
2、课堂上老师把一光滑的硬纸片平盖在玻璃杯口,将一枚鸡蛋置于纸片上,用木尺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纸片,可看到纸片飞出而鸡蛋落入杯内,请解释这一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 ||||||||
材料 | 从A处下滑 | 从B处下滑 | 从C处下滑 | ||||||
毛巾 | 44 | 45 | 45 | 27 | 28 | 27 | 14 | |13 | 13 |
棉布 | 50 | 51 | 50 | 31 | 30 | 31 | 16 | 15 | 16 |
木板 | 67 | 68 | 68 | 41 | 40 | 41 | 21 | 20 | 21 |
(1)实验中,要求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有相同的 。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 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 (选填序号)。 (3)
A . 物体运动需要力
B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牛顿第一定律
2、小科骑自行车时发现,在不同的路面上,停止踩脚踏板,车都能继续运动一段距离。于是小科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二: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车速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用丝绸、棉布、小球、斜面和长木板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1)验证猜想一,应分别将丝绸、棉布铺在 (选填“斜面”“长木板”或“斜面和长木板”)上,并完成实验。
(2)请用所给的器材,设计一个验证猜想二的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
(3)小科实验结束后反思,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那么可以通过比较起始速度相同的同一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