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8讲 透镜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 . 像距增大,像增大 B . 像距减小,像增大 C . 像距增大,像减小 D . 像距减小,像减小
2、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 将凸透镜往下移 B . 将光屏往下移 C . 将蜡烛往下移 D . 将蜡烛往前移
3、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 .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 .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4、某人看非常远处物体时,眼中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眼睛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为( )

A . 近视眼,配戴乙镜片 B . 近视眼,配戴丙镜片 C . 远视眼,配戴乙镜片 D . 远视眼,配戴丙镜片
5、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 )

A . B . C . D .
6、育英学校在温州乐园秋游,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A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高为10cm的物体由该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高为7cm的象,则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一定是(    )
A . 小于20cm B . 大于20cm而小于40cm C . 等于40cm D . 大于40cm
8、小明在一个玻璃杯的后方放置一张画有两个箭头的白纸,如图甲所示;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观察到图乙所示情景,透过杯中水看到的箭头却是一个反向且变长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 图甲中看到的两个箭头是实像 B . 图乙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的现象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C . 图乙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了,说明装水的杯子相当于放大镜 D . 图乙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的现象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9、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乙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10、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哪一种像符合放大镜的原理(    )

图片_x0020_2

A . 图片_x0020_3 B . 图片_x0020_4 C . 图片_x0020_5 D . 图片_x0020_6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B . 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照相机上 C .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1cm D .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
12、小明患有近视,下图中对小明视力矫正原理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停课不停学”,小金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 . 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呈放大的像,小的一头呈缩小的像 C . 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 . 拍摄设备角度:把手机摄像头擦拭干净,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七年级李刚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看书看得清”。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图所示)来说明情况。请回答:

(1)李刚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他所配戴的眼镜可以对光线起      作用。
2、“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都成像在      上,看清近处物体时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远处物体时的焦距。
(2)如图乙所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需在      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光屏上成      的实像;
(2)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5、“刷脸支付”成为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借助手机等工具,人为操作少,更加简单、高效。如图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机器。该机器上的摄像 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所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      (选填“远”或“近”)些。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红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小红看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烛焰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填光学设备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实验中,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蜡烛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同时调整光屏位置。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       移动,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

A.无影响    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

2、如图甲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装置,图乙是人眼球结构模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透镜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乙图中的[E]      相当于甲图中的凸透镜,乙图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甲图中的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眼球的一定结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3、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小晴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呢?于是她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刻度未标出),下表是她提供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

次数

焦距

 f(cm)

物距

u(cm)

烛焰高度

(cm)

像距

v(cm)

(?)

(cm)

1

5

30

4

6

0.8

2

10

30

4

15

2

3

15

30

4

30

4

4

20

30

4

60

8

(1)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下端,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光屏的高度?      
(2)调整好后,进行实验。表格空白处的“?”应填       
(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      
4、小徐在STEAM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导,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镜,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3)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这说明不同色光在入射三棱镜(或凸透镜)时,蓝光偏折的程度会最大。于是,小徐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住距(f)大小(如图丙)。以下关于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3)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8讲 透镜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