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7讲 光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 . 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 C .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 . 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大
2、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负折射材料。所谓“负折射”,是指当光线在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始终位于法线同一侧。则当有一束光线射到负折射材料上时,正确的折射光路是( )

A . B . C . D .
3、阿宁同学在课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方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图片_x0020_17

A . 蜡烛的正立像 B . 蜡烛的倒立像 C . 圆形光斑 D . 方形光斑
4、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 C . 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 D . 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5、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 . 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 B . 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 C . 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 D . 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一定是圆的
6、下列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 林中光柱 B . 雨后彩虹 C . 水中倒影 D . 杯中“折筷”
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沿ON向后转动硬纸板A B . 沿ON向后转动硬纸板B C . 增大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 减小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8、许多鞋店都会摆放一块稍微倾斜的平面镜,以便于顾客从镜子中看到试穿鞋子的情况(如图),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鞋子在该平面镜中成像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9、“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 . 眼睛看到远处的物体 D . 利用放大镜观看邮票
10、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一块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下列所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小金制作了一个“形变放大器”来放大桌面受力发生的微小形变,装置如图所示。现把重物放上桌面上后,与该装置原理不符合的是(   )

A . 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桌子发生微小形变 B . 激光束反射角变化量与入射角变化量相等 C . 光屏上接收到的光斑向下移动 D . 通过激光2次反射,将微小形变转化为光斑移动
12、如图所示,在烧杯正中心上方固定一手电筒光源,光线向下投射到空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图中虚线所示),此时圆形光斑的面积大小为SO。现在往烧杯中匀速注水,随烧杯内液面高度 H 的增加,圆形光斑面积S 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大致图像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光学知识有关,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可用      图(填“甲”或“乙”)解释。
(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深2米,当小鸟距水面5米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      m。
2、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一条七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透过蓝色玻璃看鲜红的月季花,月季花是      色的。
3、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4、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      (选填“虚”“实”)像,人靠近幕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造成光污染。

图片_x0020_84

5、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在①发光水母、②木星、③日光灯、④彗星、⑤耀眼的镜子、⑥萤火虫、⑦晶莹的露珠中、⑧月亮中,能称为光源的是      (填写序号)。日光灯属于      (填“冷”或“热”)光源。
6、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如图实验。

(1)小金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
(2)小金按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      
7、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一光点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度,则反射角为      度。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将激光笔竖直靠近空气与水的界面,则在刻度尺上形成的光点将会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图中折射光线在刻度尺上也形成一个光点C(图中未标出),则B、C两光点到界面的距离大小关系是:SBD      SCD(选填“>”、“<”和“=”)。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小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欲使它跟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的像重合,如图1所示。

(1)该实验研究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什么却用玻璃板进行实验?      
(2)实验前,小敏他们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为了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应怎么办?      
(3)平面镜是魔术师表演节目常用的道具。如图2,当演员躺在挡住观众视线的挡板后面的转盘上做各种动作时,利用平面镜,观众看到的却是她竖直悬在空中做优美的动作,请问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平面镜该如何放置在A点处?请作图说明并标注角度。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五一假期,小赞同学一家驾车到瑞安周边景点游玩。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了小轿车中运用了许多的光学知识。

发现1: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而不是竖直安装(如图甲所示)。

发现2:小轿车两侧的观后镜都是凸面镜(如图乙),它们的可视范围比车内的观后镜(平面镜)要大。

发现3:小轿车的远光灯是凹面形,安装在车前方较低的位置,灯丝位于焦点,夜间开灯时,发现照射的距离特别远(如图丙所示)。

请你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和原理,解释小赞同学的这三个发现。

2、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标出光源S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7讲 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